“新基建”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实践

    2021-01-07 15:41
    2020年以来,面对国际形势愈加错综复杂、国内改革任务艰巨繁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跃迁的重要抓手。把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特点,明晰不同类型新基建的功能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对多维度综合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四新”特点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给出“新基建”的范围,即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并将“新基建”列为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同时,提出“新基建”可划分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方面,并将众多细分行业和领域按照功能归入不同大类之中,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新基建”框架。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传统的“铁公基”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大区别,表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第一,“新基建”亟需新技术。传统的“铁公基”模式主要依靠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增长,其核心要素是资本。“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不同,主要通过建立经济增长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核心要素是技术。“新基建”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落地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其技术要求壁垒高、要素需求质量高、更新迭代速度快,是世界各国争取占领的制高点。就实际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在“新基建”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甚至在某些领域,如移动支付、人工智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第二,“新基建”需要新主体。在传统基建投资中,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基建投资是政府逆向调控经济的“稳定器”。而“新基建”具有高技术含量特性,决定其发展需要更灵活的创新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激发民企、外企活力,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有序竞合的新格局。
      第三,“新基建”关注新领域。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主体架构已经基本完成。但随着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对生活品质提出更高期望,对消费升级需求同步增加。“新基建”关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既符合我国现阶段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人民共享共赢的需要。
      第四,“新基建”催生新业态。“新基建”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步伐,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如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已经开始改变传统制造模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开启“智慧制造”“智能智造”新篇章。
      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产业智能化的本底条件
      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网络、数据存储、计算应用等3个组成部分,其共同构建起“新基建”的核心领域,即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数据的传输、存储和计算的长期技术演进的工业基础。
      在这些领域,我国有着成为全球领头羊的潜力。如通信行业,3G时代之前我国在技术标准等上游领域基本没有话语权,主要由美国、欧洲企业和企业联盟主导,我国处于后端生产和消费环节。从3G时代开始,我国开始推出独立的TD-SCDMA标准并在国内由中国移动大规模组网,与欧洲WCDMA、美国CDMA2000一起成为全球三大移动通信标准。虽然我国3G标准的用户体验一般,但其巨大作用在后续4G标准制定中确保主推的TD-LTE成为全球两大主流国际标准之一。5G时代到来,中国在TDD领域积累了大量专利、技术和应用经验,逐步占据主导位置。同样,我国在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中心等领域应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不存在代差,部分领域居于前列,《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3-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文献产出共30.5万篇,其中我国发表7.4万篇,位居世界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信息基础领域的优势仍以应用为主,在基础研究和原创技术上仍存在不小差距。如芯片制造工艺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等。
      加强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信息技术设施建设水平,需要依托我国信息产业广阔的市场空间,着力提升技术水平,如传统基础设施网络一样,构建起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进而形成我国产业全面智能化变革的本底条件。
      三、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产业协调化的重要保障
      融合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深度改造升级,致力于保障产业间协调发展,形成合力。“新基建”并不代表一切都要从头做起,传统基础设施和部门需要把握机会,主动把能源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深度融合,构建完整的现代工业基础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直保持着高速度和高效率,为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以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为例,2010年,国家电网开始普及推广智能电表,着手架构电力物联网;2015年,电力企业信息化SG-ERP系统建成,通过平台集中、业务融合、决策智能等手段,将发电、输电、调度等具体应用纳入到整体信息化建设过程中;2019年,全长3324公里的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准东—华东(皖南)输电工程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特高压输变电的核心技术。2020年,国家电网部署下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计划进一步建立泛电力物联网,旨在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建设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等特征的智慧电力服务系统。
      基于传统基础设施的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一直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如何将新技术按照不同产业的特点融入到转型升级过程中。然而,在我国大多数的传统行业中,通过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行业改造升级的步伐较为缓慢。多数行业目前仍然停留在模式上的模仿阶段,部分企业存在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问题,融合基础设施并未真正帮助企业有效控制成本,优化管理流程,实现“智能制造”“智慧服务”。同时,融合基础设施对传统行业的流程再造,依赖于大量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懂得信息化的跨学科人才,而国内此类人才缺口较大,直接制约了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人才白皮书(2020)》显示,预计2020年工业互联网带动的总就业人数将达到2810.90万人,而普通高等学校缺乏专门的工业互联网专业,相关专业中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培养层次的匹配度仅为33.3%、39.4%和34.1%。
      由于我国传统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数庞大,对融合发展的需求迫切,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力巨大。目前,一方面需要认清本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点,加强规划能力,谨慎投资和技术选型;另一方面需要结合产业特色探索与信息化融合的方式,在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系统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发力,进而形成我国产业协调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产业高端化的有力支撑
      创新基础设施是“新基建”所有领域均需要的重要公共品,是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是信息世界与真实世界联结的重要纽带。所有的新技术都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需要有充分的物质条件保障新技术和新思想落于实处,推动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服务于实体经济。
      创新基础设施不仅是一种概念,更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现实选择。在创新科技园区建设方面,截至2019年9月,国务院已经批复建设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取得一批重大成果。2016年,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天眼”建成,标志着我国在天文学、宇宙大尺度物理学等多个基础学科领域实现重大突破。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为我国交通运输、水文监测、气象预报、通信时统、救灾减灾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应用提供连续、稳定、可靠的服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我国已经实行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度,以高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为依托合力建立实验室,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推动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
      创新基础设施是国家科技水平的底层逻辑,因其具备公共物品性质,容易出现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此类建设项目通常需要长期坚持而不是短期刺激,因此可能不能用即时的经济回报来衡量;另一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完全脱离实际,一味追求概念的“高大上”,“一窝蜂”搞项目,缺乏对现代工业能力的理解与支撑,造成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
      作为“新基建”最广阔的外延,创新基础设施的未来发展要坚定和谨慎并存。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为新产业、新技术提供专业完整的共用资源、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旨在提升创新效率、分担企业和实体运营风险、促进技术转化,进而形成产业集聚、协助产业链延伸、营造技术和产业壁垒,凝聚出技术竞争优势、行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使之成为实现产业高端化的有力支撑。
      五、多维度综合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0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作为“两新一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促进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做好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做实布局谋篇。自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伊始,中央在多个重要会议及文件中反复强调其重要性和战略意义,不过至今为止尚未出台关于“新基建”发展和落实的顶层设计文件。加快出台推进“新基建”的指导规范文件,有利于统一思想和认识,促进各级政府和企业明确“新基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有利于从国家全局角度全面促进“新基建”发展。此外,通过加大政策改革力度,针对“新基建”所涉及的各个行业和细分领域开展精准施策,实现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有利于进一步破除阻碍新基建发展所面临的桎梏和枷锁,形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第二,推动金融改革,倡导多元参与。“新基建”的发展需要海量资金撬动,一方面,亟需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配套资金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亟需大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基建”领域,形成多元主体促进“新基建”建设格局。这就要求一方面创新投资融资机制,畅通金融渠道,促进政府专项债券、产业发展基金、社会风投资金等多渠道资金融入到“新基建”研发、生产、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另一方面要求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实现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市场的有效衔接,加速IPO注册制改革进度,大力鼓励具有重大创新性的“新基建”相关链条企业上市,实现全社会的资本融通和“新基建”发展的共建共享。
      第三,实施创新发展,大力培养人才。“新基建”的重要特点就是技术壁垒高,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增强“新基建”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在“新基建”产学研用各个方面综合发力,通过发展多层次一体化创新网络,理顺个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平滑、有序衔接,增强创新活力。同时,需要完善科技创新服务配套体系,提高“新基建”法律、财务与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交易等服务的综合水平,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推动“新基建”融合发展。此外,“新基建”创新离不开大量高端人才的支撑。一方面通过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大力培养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基础性、应用性和跨学科人才;另一方面完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联合培养制度,通过共建专业、定向培育、联合培养等方式,不断输送“新基建”领域所需的急缺人才。
      第四,培育市场主体,促进落地应用。“新基建”发展的主体是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在细分领域具有发展优势的龙头企业,如华为、中兴、大疆等。但是,我国龙头企业与新兴企业的规模、数量、技术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大力培育“新基建”市场主体,加快放开“新基建”涉及到的竞争性领域业务,促进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于完善“新基建”产业链条,争取国际领域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规模的“新基建”应用市场,我国有潜力、有能力、有实力建立跨产业、跨领域、跨部门的“新基建”融合发展应用网络。通过丰富的应用场景,促进“新基建”在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城市等领域全方面发力,不断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专家讲堂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

  • 中国应对全球产业链内向化的政策建议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