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化解中小微民营企业资金周转压力的举措

    2020-11-30 16:58
    无锡作为“苏南模式”中的领军城市,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小民营企业数量庞大。当前,受中美贸易战升级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贸易冲击压力加大,外部环境明显恶化。民企发展面临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融资问题。尤其是很多初创期高科技民企本身轻资产,向银行申请贷款比较困难,有的即使能贷到款,往往也是额度不高、年限不长,周转综合成本也相应较高。
    一、中小微民营企业资金周转难的影响因素
    无锡市中小微民营企业贷款难一方面是由于规模小、轻资产、财务制度不规范、企业信用意识不强等自身内部原因,另外一方面是因为金融机构贷款评估严苛、门槛过高、政府相关扶持力度不够等外部因素。一是民营企业自有资金缺乏。中小微民营企业创业初期,由于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业绩不理想等自身弊端,缺乏上市的条件而难以直接通过资本市场筹资。企业通过自身积累、职工集资或亲戚借贷等高息内源性借款,在贷款到期需要转续贷时经常会出现自筹资金难以及时到位的情况。二是商业银行信贷条件制约。商业银行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其营利主要来源于贷款业务。经营资质优良、财务制度规范、融资额度较高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往往是他们主要的客户源,而小微民企由于上述自身缺陷,很难跨过银行信贷门槛。三是缺乏有效的融资担保机制。目前,银行纯信用贷款种类较少,一般都要求担保抵押,即使担保公司提供了担保,也会采取严厉的反担保措施,中小微民企固定资产抵押物较少,自身信用评级也不高,融资担保机构对其担保意愿不强。四是政策扶持力度仍然不够。这几年,针对民营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各级政府陆续颁布实施了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但是总体来说,尚未形成全面完善的民营企业发展支持体系,致使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和贷款仍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束缚和影响。
    二、无锡市化解中小微民企融资贵转贷难的相关举措
    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尤其是高新科技型企业的经营发展,有效防止和化解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无锡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陆续制定了一些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中小企业转贷应急资金”和“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助力中小微企业及时获得金融机构融资支持。
    1. 转贷资金作用发挥明显。转贷政策施行六年多来未出现一笔呆坏账,转贷业务周转效率和资金安全都得到了充分保证。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机制,相关民营企业的转贷、续贷能够得到切实保障。而企业如向民间机构借贷,银行一旦不能如期转贷、续贷时,极易引发企业的资金链、担保链断裂危机,危及企业生存。因此,本资金的社会效益和财政资金的杠杆效用非常明显,被广大中小企业称为政府近年出台政策中普惠性强、“最接地气”的政策。
    2. 锡信贷业务稳步推进。锡信贷作为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企业信用为基础,首期设立规模为2亿元,通过建立政府财政风险资金池进行增信,引入担保公司和商业银行共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贷款业务。合作银行、担保公司和信保基金以2:2:6的比例形成三方风险共担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定额度的轻资产或实物资产抵押不足的信用担保贷款,以化解企业融资难。通过构建政、银、保、企四方联动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紧密合作,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发展的深度结合,为中小微企业尤其是成长型轻资产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有效化解中小微民企贷款周转困难的建议
    1. 推动金融政策落地。政府部门要积极响应国家普惠金融政策,主动对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落实合作银行上级行和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扩大转贷应急资金规模和适用范围,进一步降低转贷使用费率。充分发挥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的无锡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有效汇集企业信息、金融资源、信用信息和政府资源,把全市信保基金衍生出来的金融产品都放到金融服务平台上,让银行与企业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用市场化的方法来把政策推广好,从而破解长期存在的因信息不对称、信用不透明和信心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中小微企业融资屏障壁垒。
    2. 开发多层次筹资渠道来完善融资体系。一是股债并举推进直接融资。初创成长型民营企业要抢抓科创板、新三板机遇,加强上市对接协调和资源储备,积极实施IPO及债券发行。各级政府要大力推动民营企业上市后备培育工作,利用资本市场助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争取政府财政补助。企业要根据发展需要和自身能力,调整生产结构,优化产品项目,有针对性地申请国家和省市的专项资金(基金)。三是建立健全民营经济信贷担保体系。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逐步增大担保资金扶持投入力度,无锡现有的信保基金池可以打通各分池,实现活水通用。四是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企业对其他融资方式的认识,对于难以在直接融资、银行信用贷款等融资方式中获得资金来源的民营企业而言,也可采取融资租赁方式,以融物的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
    3.构建长效性协作工作机制。政银企之间要建立稳定有效的工作沟通机制,加强政策协同、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定期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要改革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普惠金融考量指标,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经济的内生动力。还可以依托专业金融机构组建金融专家顾问工作团队,通过发挥专家顾问的专业和资源优势,为政府提供金融智囊、为企业开展“金融义诊”等服务,促成金融产品落地,促进金融赋能产业,提高实体经济对营商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全力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家讲堂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

  • 中国应对全球产业链内向化的政策建议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