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开发区引导中小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的成效

    2020-07-22 14:46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局
    中小企业及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坚强基础,已经成为开发区乃至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实现社会化、专业化协作,促进创业和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是技术创新、发明创造活动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目前,连云港开发区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经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9家,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在库企业25家。截至2019年10月,全区规上企业98家,其中有研发投入企业60家,占比61.22%。
    当前,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推动中小企业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大踏步迈进,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区科技局以“提升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为主题,对全区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报告如下:
    一、开发区提升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建立了一套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意见》《众创空间认定和扶持办法》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不断完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政策扶持主要以科技企业为主体,更加注重对企业创新性和自主性的激发,围绕创新能力突破、创新产业升级、创新成果奖励、创新生态优化、企业技术研发费用补助等内容,促进我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引导区内广大企业聚焦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强实力、促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全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4%增长到5.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由62.8%增长到79%。
    2.打造了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布局建设了支撑创新创业的产业科技载体。建设了集医药展示、研发、孵化、检验检测、人才培养等功能为一体的生命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在大众创新创业方面,建立了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园的多元孵化机制,配套建设省级众创空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全区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6.2万平方米,入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近百家。目前,全区有2个国家级火炬科技创新基地,3个省级科技创新基地,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13个。
    3.促成了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2015年以来,开发区已与清华、复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等56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常态化的联络机制;与中科院系统、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北理工等5家高校院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北理工、徐州医科大学、淮海工学院等3家高校在我区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先后成功举办了中科院系统研究院所政产学研用合作恳谈会、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对接会、淮海工学院政产学研合作洽谈会,邀请了30家院所122位专家发布了75项研究成果,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17项,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共促成85家企业与92家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45项,基本达到只要企业能提出技术需求,我们就能够匹配到相对应的专家团队。
    4.解决了一批企业融资难题。建立了产业引导、风险补偿、转贷应急、投贷联动、上市促进等新型科技金融体系,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保障。每年配套5%的财政收入支持创新创业,近三年“苏科贷”“科技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项目共为科技类企业融资成本降低37%,累计培育挂牌及上市企业9家;获批省首批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省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
    二、开发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开发区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还刚起步,大部分中小企业仍然采用模仿跟进方式,进行自主创新的部分企业尚处在消化吸收再创新阶段,原始创新还不是自主创新的主流,走上规模化持续发展之路和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为数不多。
    1.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大部分中小企业尚未摆脱创业时期的“机会经营”模式,“什么好赚就干什么”,对于自主创新的认识停留于被动接受阶段,对于高新技术的作用认识不足。还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家存在“小富即安”和无所适应的思想,持续发展的内源动力不足。
    2.自主创新机制不完善。区内中小企业大多没有形成技术创新的体系和有效机制。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规模比较小,科技实力不足,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较弱,无力开展产品技术创新,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本地高校科研资源相对缺乏,企业开展对外产学研合作资源较少,成本较高。
    3.自主创新人才缺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科技人才引进资源和能力不足的问题。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人员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力量。中小企业因其发展程度、规模和影响力等原因,在招引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方面没有优势。区内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是技术工程师,特别是从事一线技术研发的人员引进存在困难,造成企业创新的核心资源不足。
    4.自主创新水平不高。受制于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一般产品技术及工艺技术,对外开展技术合作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区内中小企业一般有传统的技术和产品。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的变化,不得不面临技术产品的升级和迭代,需要对外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虽然中小企业在产品转型升级方面存在压力,但是对外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相对欠缺,主要还是限于对现有传统技术和产品的改良,转移转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相对较少。
    三、提升开发区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路径措施
    要解决阻碍我区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存在的瓶颈问题,必须围绕“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能力、创新平台支撑能力、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三大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打造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1.增强企业创新意识。自主创新是由企业家推动的,企业家及其创新意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加强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引导中小企业把人才的培养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措施来抓,培养、引进各类创新人才,依靠提高科技人才的素质,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职业道德教育和文化素质培训。
    2.强化科技政策落实。加强对国家和省出台的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梳理与解读,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提高中小企业政策知晓度。进一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等科技政策。加快推进高校院所和大型企业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引导区内广大企业聚焦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强实力、促发展,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技术研发平台,解决企业建立研发体系方面遇到的资金、机制等问题,破解前进道路上的问题。
    3.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引导、支持企业建立与自身发展水平相符的研发机构,配备相应的研发团队,符合条件的争取认定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以自主研发,或单独/联合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等形式,突破企业关键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现有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引进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多渠道开展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每年帮助企业对接一批技术需求,引进一批科技副总。
    4.加大人才引培力度。针对中小企业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对接,通过人才战略合作协议等形式,帮助企业拓宽引进人才的渠道,增加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资本。实施“花果山英才”计划,培养新生代企业家和管理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完善财政补贴政策,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
    5.建立服务支持体系。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提供人才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支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体系。加大个性化扶持力度,为缺少资源的企业对接合作资源,为缺少科技人才的企业牵线搭桥。举办分产业领域的对接会或沙龙,邀请产业专家现场授课、进区指导,帮助中小企业逐步拓宽视野,提升对外合作的兴趣度,逐步提升企业借助“外脑”“外智”的能力和水平,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力和活力。
    6.促进科技金融融合。积极打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环境,定期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采取多种灵活方式推广“苏科贷”科技贷款等。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境外市场上市融资。开展专利质押融资试点,积极开发新的科技金融产品。引导创业投资机构、科技小贷公司等投资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发挥省市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的作用,支持天使投资资金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