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各大园区派出32名“创新大使”对接顶尖高校院所

    2019-12-09 13:48
    交汇点讯 12月9日,南京市“百校对接计划”正式启动,首批来自各大园区和平台的32名科技人才专员,将以“创新大使”的身份被派遣至科研资源最为富集的高校院所,架起“府校对接”桥梁,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换。
    记者了解到,“百校对接计划”是南京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深化创新名城建设的最新举措,与已经实施的“生根出访计划”互为补充,是南京集聚海内外优质创新资源的两只重要抓手。“百校对接计划”聚焦国内重点高校和大院大所,将通过指派科技人才专员,推动南京与一百家国内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更好地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创新集群,形成校地双方共谋创新、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
    被派往高校院所的科技人才专员,具体职责是什么?南京市副市长蒋跃建说,“创新大使”要扮演好三个角色——宣传队、播种机和参谋长。他们的任务是宣传南京的创新政策、投资环境和产业发展情况;结识一批科学家朋友、链接优质的创新资源;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出谋划策,推动他们与南京合作。“这是个全新挑战,压力很大!”玄武区南理工科技园管委会的徐丹,将被派驻复旦大学。出发之前,她已经做了不少功课,“最近一直都处于恶补知识的状态,各级政府支持创新的政策、南京主导产业发展情况都要了然于胸,同时还要对复旦大学的优势学科和顶尖专家有一定的了解……”南理工科技园是玄武区贯彻校地融合战略重点打造的园区,周边聚集了南理工、南农、南体和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建设过程中,徐丹也积累了不少与高校打交道的经验,“这次是代表南京的专业水平,责任重大,我努力完成任务。”
    陶亮是江宁滨江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他的目的地是华东理工大学。“这次我们是脱产挂钩,足见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程度。”他说,围绕滨江开发区新一代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和高端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一方面要为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匹配各类资源,另一方面也要为滨江开发区寻找优质的项目,“我就是开发区在上海的桥头堡!”南京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百校对接计划”分三年序时推进,首批对接的32家省外高校院所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等22家985高校、4家科研院所,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首批32名科技人才专员主要来自全市15个高新园区和相关产业发展平台,都是科技人才岗位一线相关负责人,经各区(园区)择优遴选产生,其中硕士以上15人、博士以上3人,平均年龄38岁。
    据了解,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去年访问北大,当时学校就提出,南京能否派驻年纪轻、头脑活、能力强的科技人才专员,在校地之间充分发挥“穿针引线”作用,帮助北大将前沿性、开创性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南京市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快速推进,创新出台“百校对接计划”,推动南京与国内重点“双一流”高校以及大院大所的全面对接,实现“两落地一融合”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