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 国家高新区如何继续高质量发展?

    2020-04-08 16:56
    疫情之下,国家高新区多措并举部署疫情防控“高新方案”,在全国抗疫阻击战中持续贡献着高新力量。
    “疫情终有结束时,作为创新的主阵地,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国家高新区在打好疫情攻坚战的同时,更要提前谋划疫后发展,营造良好生态体系,加快新经济布局,在疫后经济恢复中继续展现高新担当,再续高质量发展之路。”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合伙人、副总经理王志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疫情给国家高新区带来的挑战
    “对国家高新区来说,受疫情冲击,面临企业洗牌和产业链重构可能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区域咨询副总监王晟表示。
    最新调研数据显示,85%的中小企业账上资金余额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超过一半的大中型企业将全年营收目标下调20%左右,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系统性风险面前不堪一击,大中型企业同样面临资金、成本、人员、订单、信用等风险。同时经济停滞导致供应链混乱,进而引发供应链、产业链重构,部分产业在冲击下可能削弱甚至消失。疫情对部分区域带来经济硬着陆风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进程被迫加速。
    “同时产业组织方式亟需革新。”王晟说,疫情爆发后,传统产业组织方式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抗系统性风险能力比较弱的问题充分暴露。以往逻辑下,构建产业集群多是围绕纵向产业链进行基于地理空间的建链、强链、补链,产业治理多强调以政府为主导,导致产业资源调配以本地为主,多元主体协作不够紧密。受疫情冲击,产业链某个环节的崩溃可能诱发整个产业链瘫痪,松散型协作模式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在新经济逻辑下,生态化是核心产业组织理念,产业链横向跨界与纵向延伸并行,基于产业互联网的柔性供应链具备跨区域、跨领域资源快速整合能力,业界共治大力提升产业协同效率。疫情将推动现代产业组织理念加快走向前台,国家高新区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理念,以生态化思维重塑产业组织方式。”王晟表示。
    “国家高新区社会治理方式也亟待升级。”王晟告诉记者,相对于一般区域,国家高新区人员来源广、密度高、流动性大,企业类型和工作生活场所类型多样,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社会治理水平和能力面临大考。以往发展中,功能区定位决定国家高新区更多关注产业、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在人的关怀、城市治理等方面着力较少,存在社会治理人员力量薄弱、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上准备不够充分。“国家高新区应进一步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从以经济为主到经济社会发展并重,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这次疫情给高新区带来的直接挑战有三个:一是疫情管理,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要求,包括预测管理、资源调动、全球联动等内容。二是技术管理,就是疫苗开发、产业应变、互联网及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公共政策等技术性管理。三是响应的速度和效率。如何面对不确定趋势在极短时间内调动全国型甚至国际资源,企业如何在极端时间内参与到疫情管理中,这都是此次疫情带来的以往几乎没有过的特殊化挑战。”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主任刘会武表示,这三大挑战,对高新区而言,也是一种机遇。
    疫情之后,国家高新区要做什么?
    “疫情后,经济增长压力、产业格局重塑、优质资源争夺等因素将加剧区域竞争,社会治理能力、政府公共信任资本都将成为区域竞争力的新要素,与此同时,此次疫情中国家高新区科技型企业、新业态企业展现了强大的发展韧性,疫情后对无接触服务、智能医疗、智能识别、智能物流、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新场景的需求仍将不断增加,这将加速数字化变革与跨界融合,加快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进程,为疫情之后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新经济将成为疫后引领经济回弹的重要力量。”王志辉表示。
    “国家高新区要积极应对,树立破而后立的决心,大力发展新经济,加快推动产业革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新技术、新产业、新能量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要重点做好三件事。”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合伙人沈娟告诉记者。
    一是做好新经济产业赛道选择,强化产业构建能力。疫情影响下,很多产业面临转型调整,也加速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国家高新区要立足核心领域,重组现有产业领域和要素资源,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布局垂直细分的产业跨界赛道,重点关注疫情中表现优异的人工智能垂直应用、互联网新连锁、大数据行业新应用等新赛道,推动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或突破。”沈娟表示,比如,支持以头部企业为核心,构建包含创新型企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同基金等主体在内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加速产业链上主体广泛链接和跨界创新,形成垂直细分产业共同体,提升产业组织能力。支持高校、院所、领军企业联合各类创新主体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建立需求导向的科技研发,以“技术+资本+市场”三位一体模式推动靶向性创业,提升产业孵化能力。
    二是推出场景实施计划,延伸防疫场景。”沈娟介绍说,此次抗疫中,中关村先后公布两批抗疫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清单,累计推出275项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主要涵盖病毒检测、疫苗研发、临床治疗、医疗防护、智能诊断、疫情分析与发布等6大方面;成都高新区聚焦疫情防控“查、测、防、治、教、购、娱、宣”八大关键环节,先后发布两批疫情防控应用场景城市机会清单,累计推出277种产品和服务;宁波高新区先后摸排28家公司45项技术和产品,并发布疫情防控新技术、新产品推介名单,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在疫情防控中的推广应用,提高科学防疫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精准度。
    “国家高新区利用发布防疫场景清单等新经济产业组织模式,充分调动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防疫控疫中应用。”沈娟表示,疫情之后,国家高新区需要围绕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需求研究发布场景清单,将新技术、新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各个场景领域,加速创新技术商业化和创新主体落地。
    三是国家高新区要创新综合治理方式,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沈娟说,围绕跨界产业赛道和重点产业,成立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创投机构、科研单位、专家等多方参与的业界共治委员会,构建“事业合伙人”新型政商研关系。尤其在疫后经济恢复,产业政策制定、场景发布更加需要业界共治,提高施政效果,加速产业链完善和产业生态构建。将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城市管理中,构建社会治理数字模型,提升高新区复杂形势应对处理能力和资源聚合能力。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专家讲堂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

  • 中国应对全球产业链内向化的政策建议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