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聚焦关键节点统筹推进功能区体制机制改

    2020-02-24 17:03
    青岛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鲁发〔2019〕14号)文件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突出选优配强班子,突出用人制度改革,突出管委会瘦身强体,减负放权赋能,形成了鲜明的青岛特色。目前5个试点功能区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改革成效初步显现,整体上呈现出轻装上阵、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一、突出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引领改革坚强有力。将配齐配强功能区班子作为改革先手棋,先抓班子、改班子,再让新班子主动改、领着改。一是全体起立,重新上岗。精简班子人员配备,大功能区1正4副、小功能区1正2副,现有班子成员全体起立,采取市级领导举荐、单位党组织推荐、个人自荐三种方式相结合,面向全市择优遴选。经过选拔,23名干部从427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二是打破框框,唯贤是用。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只看产业契合度、看岗位匹配度、看组织力执行力。新选配的功能区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6.2岁,其中45岁以下的占43.8%,均具有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三是拓宽视野,广纳良才。新选配干部来源广泛,既有市区重要产业部门业务骨干、中央国家机关引进的人才,还有国有企业董事长。
    二、突出用人制度改革,激发内部活力。将改革人事薪酬政策作为调动功能区人员积极性,激发内在活力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5个试点功能区改革后人员规模控制总量精简为446名,减少比例达30%,实现了人员规模大幅精简、队伍机构显著提升的目标。一是打破身份,全员聘用。按照“精干、择优、双选”原则自主开展岗位选聘。5个试点功能区面向全市选聘338个岗位,共3320余人报名竞聘,总体竞聘比例达10:1,部分岗位高达60:1。预留出1/5-1/3的岗位,用于下一步面向全国引进高层次人才。选聘后,功能区人员队伍平均年龄35.5岁,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达91%,全日制研究生以上占54%,从功能区以外选聘人员达38.5%。二是档案接续,进出通畅。打通进出功能区的政策通道,对进入功能区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保留档案身份,正式聘任后实行“单轨运行、档案接续”,在功能区按聘任职务兑现待遇。表现优秀的如果交流出功能区,采取档案职级与功能区聘任职务就高的原则。三是搞活薪酬,强化激励。建立岗位绩效薪酬体系,实行薪酬总量控制、预算管理,原则上“增人不增额、减人不减额”。不同岗位薪酬差距可以扩大2倍以上。四是能上能下,刚性淘汰。实行人员刚性淘汰制度,建立KPI指标考核体系,一年考核不合格的降低岗位层次,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予以解聘,年度人员淘汰率实现3%-5%。
    三、突出瘦身强体,卸包袱增动力。一是剥离非主责主业职能瘦“机构”。稳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开发运营职能,强化经济管理职能,5个试点功能区社会事务管理和开发运营职能全部剥离,青岛高新区、蓝谷共剥离社会事务231项,占到原承担的66.7%。功能区内设机构和所属事业单位大幅精简撤并,改革后减少比例达52%。二是剥离遗留债务减“包袱”。按照事权财权合理匹配的原则,明确功能区实行独立核算, 功能区与属地政府之间按照“核定基数、增量分成”和“财随事走、权责一致”的原则,协商建立财税利益分成办法。自2020年起,功能区税收增量部分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不低于60%的比例予以返还。剥离功能区历史遗留债务,划转交给属地政府承担,保障功能区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三是制定权责清单赋“权能”。厘清管委与属地政府、平台公司职责边界,制定权责清单。坚持“主动要”与“主动放”相结合,凡是功能区有需求且有承接能力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一律全链条下放到位。第一批向试点功能区确权154项,相关市直部门“2号审批专用章”交由功能区使用,推动实现区内事情区内办。四是建立协作机制保“效能”。明确由属地党委“一把手”兼任功能区党工委书记,负责功能区党的建设、重大决策和功能区与属地之间的统筹协调。建立“功能区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市直部门与各功能区管委建立“直通车”机制,打通政府部门服务功能区“最后一公里”。
    目前,青岛市试点功能区改革举措迅速落地,新班子、新队伍、新机制已经到位,为功能区引领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下一步全面推开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趟出了路子。
    (山东省商务厅)
专家讲堂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

  • 中国应对全球产业链内向化的政策建议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