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时代下环保之都的产业变革与重构

    2021-04-19 14:25
    一、 宜兴环科园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宜兴环科园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也是全国唯一以环保产业为主题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特色。一是形成国内最大的环保产业集群。拥有各类环保企业2700多家,规上及潜在规上环保企业199家,近五年来环保产业产值年平均增幅近30%。二是拥有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产品涵盖水、声、气、固、土、仪及资源利用等7大类、200多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形成较强的产业集群优势。三是建成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与国内外300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打造了南宜、中宜生态土、新南威尔士技术转移中心等15家重大平台,汇聚了外籍院士9名,“两院”院士19名,各类高层次人才1000多名。四是集聚了国际领先的技术资源。近十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国际清洁技术合作,先后建立13个国际清洁技术转移中心,引进并产业化清洁技术100多项;与近20个国际机构开展产业合作。五是打造了最突出的治理能力。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和细分领域“单打冠军”,推出“环境医院”模式,面向行业未来打造了概念水厂、田园牧歌、生态厕所等一批生态产品并正在复制推广。
    二、 双碳时代下环保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虽然宜兴环保产业在发展上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整个产业长期以来在行政治污、应付式治理、低价中标的环境下,在发展中也面临如标准化程度不高、金融支撑不足、产业链协同不够、新技术新产品难以推广等共性问题。
        但是十八大以来,整个产业逐渐进入到技术导向、效果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环保督查以及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给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特别是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发展大会上庄严承诺,我国将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做好碳达峰作为2021年八大工作之一。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省委娄勤俭书记指出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一系列政策和各方表态,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双碳”时代,这将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环保产业的功能与使命也将从完成末端处理,转变为实现环境治理、生态修复、资源循环、应对气候变化四者之间的协同发展,环保产业将进入一个转型升级的窗口期和机遇期。
        三、宜兴环科园的提前布局和优势积累
        宜兴环科园依托“环保之乡”40多年的产业发展积淀,过去的十余年,我们在绿色发展方面已进行提前布局,在人才资源、合作平台,生态产品、节能产品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致力打造“集聚人才高地、构建技术高地、打造产业高地”。
        1、拥有了深厚的绿色产业基础。目前园区已经是产业最集中、产业链最齐全、技术最密集、创新浓度最高的环保产业集聚区。集聚了包括David、霍夫曼等外籍院士9名,曲久辉、任洪强、任南琪等“两院”院士19名;打造了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南大宜兴环保研究院、新南威尔士技术转移中心、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东盟环境保护与产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等一批重大合作平台。
        2、积累了众多绿色创新资源。园区成为国际清洁技术转移主阵地。在清洁技术储备方面,与荷兰、芬兰、丹麦等国家合作建立了13个国际清洁技术转移中心,先后引进100多项清洁技术。在低碳经济资源协作方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CSET)楼是中国首座零碳建筑)、日本北九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循环经济园区典范)、芬兰FECC(落实中芬环保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及清洁技术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荷兰北布拉邦省政府(欧洲技术创新的核心地区)、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全国规模和业务量最大的环境交易所之一)、上海世博会零碳馆(世博会历史上第一个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场馆)等机构分别对接合作。
        3、打造了引领性生态产品。通过国际清洁技术引进、产学研合作开展,我们提前储备和建设了一批生态产品。特别是面对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痛点,提前作了探索与布局。比如为抢占行业制高点,和任洪强院士团队(江苏省水污染防治装备产业链首席科学家)争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水环境技术与装备);为推动传统污水处理向循环再生升级,和行业顶端专家团队建设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志在实现中国水处理技术在世界上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从目前看来,可以成为“碳中和”、“零碳污水处理厂”的示范;为解决湖泊萎缩退化、富营养化等问题,在2012年引进日本WEP水源地修复技术;为解决传统污水厂建设投资大、工期长、碳排放高问题,我们推出智能模块化装配式集成污水处理系统,开启污水厂“智造”新时代;引进新南威尔士大学David·Waite院士团队,进行电催化、净化技术产业化;面向畜禽养殖污染我们打造“田园牧歌”;面向厕所革命打造艾科森的零碳厕所等等;以及智慧综合能源站、楼宇节能系统、节能风机等一批绿色节能产品。
        四、下一步的产业重构和服务模式
        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锚定娄勤俭书记对园区提出“要从解决单项污染治理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攀升”工作要求,落实无锡太湖湾科创带“零碳创新园”建设要求,致力打造“长三角节能环保产业特色高地”,从以下几方面重构环保产业新生态。
        一是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江苏省环保产业集群标准化试点、国家水环境技术与装备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的制定,培育一批标准化、模块化装备制造的领军企业,形成高质量的环保装备标准化体系。
        二是建设标准化制造工厂。在标准化体系建设基础上,发挥宜兴制造优势,加快建成西门子-能科制造中心、国合生态工场、鹏鹞智能制造园、三强智能产线等制造平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环保产业深度融合,推动100家以上环保企业向智慧化转型,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生产标准化、装备模块化、运维智能化。
        三是创新做好供应链金融。借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示范区建设,做强产业引导基金,通过资本助力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运维服务转型。完善普惠金融平台,运作好省科技金融融资路演服务中心,加大与省信保集团联合打造的 “园区保”产品覆盖面。做优做强中航金网络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同时,加快研究碳计量、碳交易,培育碳资产、碳经济、碳金融。
        四是打造产业合作平台。完善“环境医院”技术能力整合和输出平台搭建。在技术能力整合上,进一步遴选院士、专家和细分领域优势企业组建十大技术专科,打造为区域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体系。输出平台搭建上,组建政府引导,联合国资央企、园区专科企业共同参与的产业合作平台,共同承接区域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