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赋能淮安开发区 “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

    2021-05-21 16:45
    “十三五”期间,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方式全方位变革,以科技创新推进发展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经济总量连攀新高。2020年,全区经济生产总值达396.27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应税开票404亿元。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经开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
    聚焦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一手抓高企培育,一手推动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助推企业研发创新能级提升。积极实施高企培育行动,深度挖掘区内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构建后备企业遴选—创新能力指导—申报认定辅导—政策支持引导的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创新主体培育工作机制,通过重点关注、梯次培育、一企一策,为企业绘就完整的“成长路线图”。同时,依托省科技情报所、省科技服务业协会、淮阴工学院等科技服务资源,为企业研发创新、技术升级等提供专业辅导、贴心服务。庆鼎精密电子、和兴汽车等企业通过省级智能车间认定,威灵电机成功入围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类资金项目,威灵电机、麒祥高新材料获批省“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该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0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5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3.6%,科技创新供给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综合实力不断跃升。近年来,经开区用于知识产权发明创造的奖励补贴达700余万元,较以往提升40%。为搭建专业服务平台,积极引进九致、宁海、科文等知名知识产权服务中介机构,建成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和专利数据库,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和维权机制,构建“政府—中介—企业”三级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同时,通过跟踪服务,优选一批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骨干企业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协同合作,帮助企业开展贯标工作,及时解决企业贯标中的实际问题,目前已有39家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此外,建立集知识产权、产学研对接、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竞争情报、人才培训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平台,搭建“装备制造产业专利信息数据库”,实现知识产权信息共享、资源互通。截至3月底,该区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27件,累计申请专利1.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由2015年的60件跃升到2020年的226件;2020年专利申请量2712件,同比增长30%。在孵科技企业达112家,其中省、市级高新企业39家、高新产品42项。孵化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各类知识产权600余件,参与获得国家优秀发明专利奖1项。
    强化平台搭建,科技创新合力凝聚。积极推动园区孵化载体建设,从平台、资金、活动、技术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不断提升配套水平,让平台快速集聚一批科技创新机构和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2020年,成功获批省科技副总项目14项、省产学研合作项目34项。此外,该区积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效用,引导和鼓励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信贷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创、投、贷”等金融服务。2020年,全区50余家企业获得近2亿元科技贷款,共兑现企业各类奖励资金3485万元,其中用于科技创新的奖励资金达1858万元。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