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园区动态

    益阳高新区强化“三线一单”成果运用 开创“环保诚信园区”新局面

    时间:2023-11-03

    2023年六五环境日湖南主会场上,益阳高新区获评湖南省2022年度环保诚信园区,成为益阳市唯一连续3年获评全省环保诚信园区的产业园。这是益阳高新区强化落实园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协同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晒出的成绩单。

    益阳高新区创建于1991年,2011年获批国家高新区,园区总面积2483.24公顷,辖朝阳产业园、东部产业园。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94家,从业人员8万人,2022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466.88亿元。园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以园区“三线一单”生态分区管控为抓手,构建新发展格局,相继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低碳示范园区”等荣誉,连续14年获评全省平安区、连续3年获评全省环保诚信园区,2022年获批省级绿色园区。

    执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严把项目入园关

    《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根据开发区产业定位、发展方向,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特征,在环境管控单元基础上对开发区的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环境风险、资源开发利用4个维度提出禁止和限制环境准入要求。益阳高新区把“三线一单”作为项目入园的“绿色标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高新区严格按照“三线一单”要求,对入园项目开展环保预审,从源头把好生态环境准入的第一道“关卡”,部分项目组织现场参观调研生产工艺,确保拟入园项目符合高新区“三线一单”管控要求以及园区准入清单要求。对与准入清单要求不符的项目,在项目引进前坚决劝退,并向投资方详述不符合原因,确保营商环境良好。截至目前,园区未引进三类工业企业和水泥等大气污染为特征具有高架点源的企业。

    狠抓污染防治攻坚,严守环境质量底线

    2023年以来,益阳高新区持续狠抓污染防治攻坚,不断改善园区环境质量,严守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底线,保持园区环境持续稳定达“三线一单”环境质量底线要求。

    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坚守大气环境质量底线。益阳高新区调研制定了国控站点“一站一策”、站点整治及PM2.5异常高值排查试验等多个方案,组织园区网格员开展大气环境问题巡查培训,组织园区环保管家帮扶企业开展涉气环境问题排查与整治。今年以来,高新区共完成32个裸露黄土场整治,绿网覆盖面积约50万平方米,督促企业完成70个涉气问题整改、锅炉低氮改造和重点行业VOCs治理任务。进入大气污染防治特护期,高新区督促6家重点企业实施错峰生产、停产限产等措施。1-9月,高新区优良天数比例达84%,PM2.5平均浓度达44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提升。

    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坚守水环境质量底线。益阳高新区坚持“水岸同治”“标本同治”理念推进梓山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完成鸬鹚桥社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高尔夫球场水塘内水生植物的种植,梓山湖水质从年初的劣Ⅴ类提升为Ⅲ类,确保园区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三是打好净土保卫战,坚守土壤环境风险防控底线。益阳高新区完成9个“一住两公”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办理生态环境类生态损害赔偿案件4起,赔偿金额约8万元。投入300万元完成金明有色厂区地块修复项目并通过省级验收,今年又投入400万元启动恒昌锑白厂历史遗留污染地块治理,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三线一单”结合智慧环保开创环保诚信园区新局

    益阳高新区在益阳市率先完成智慧环保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平台把“三线一单”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应用系统和管控具体要求集成到园区智慧环保平台,通过平台园区可自动监测55家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电能情况,174家企业“一企一档”云资料,47个环境风险源的防控措施,120家产废单位信息、69家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数据等环境管理数据,企业环境管控要求实现可视化。打开智慧平台,高新区环境质量及排污企业数据一目了然,企业超标排放,平台在线监测系统自动报警,环境管理实现“一网知园区,一屏看园区”,园区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了加强企业的管理,落实企业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园区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将信用体系建设与园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政务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等工作融合推进,确保信用体系建设落到实处,提升企业诚信经营意识与自觉。

    下一步,益阳高新区将秉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为引领,着力打造“世界电容器之都”“中国碳谷”,培育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园区高质量发展,力争“十四五”期间建成“千亿产业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迈进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益阳高新区)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