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园区动态

    常州高新区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生态“蜕变”重现长江美,发展“蝶变”引领经济强

    时间:2023-08-16

    既要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一手抓经济建设、高新产业,一手抓生态价值、长江大保护。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的常州高新区走出了一条高新区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作为常州全市唯一临江板块,大江奔涌孕育并滋养了常州高新区的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回望三十余年奋斗历程,沿江高强度开发,驱动了高新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是沿江片区产业结构偏重、化工企业密集、岸线开发强度较高、环境风险隐患较大等突出矛盾。

    近年来,常州高新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精神,打通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转换渠道,实现生态“蜕变”、发展“蝶变”,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模式探索等方面成效显著,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破解化工围江,江南岸景一时新

    长江常州段岸线为沿江八市中最短,总长25.8公里,全部位于常州高新区,一度因为开发强度过高、污染排放过大,导致母亲河不堪重负。近年来,高新区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沿江生态本质改善,产业发展优化重组,加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打造成为沿江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样板示范。

    铁腕腾退,一公里重化清零。常州高新区紧抓长江大保护、化工产业整治契机,破立并举,开拓创新,累计投入超100亿元,通过开展“停、转、拆、绿、提”五大行动,关停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8家,在全区累计关停化工企业122家,实现沿江一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企业“清零”。围绕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智慧化工园区”、“绿色化工园区”等目标,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生态建设、安全环保监管等方面的新路径,制定化工企业安全拆除、土壤管控实施规范,形成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开发绿色发展的常州经验、常州模式,得到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现场视察的充分肯定。转型发展拓新路,滨江新材料产业园各项经济指标不降反升,销售收入从2019年的414亿元增至2022年的580亿元,亩均实缴税收也从11.1万元增至36.7万元,成功摘得极具含金量的全国“智慧化工园区”、“绿色化工园区”双称号。

    还江于民,水清岸绿显生机。如今的滨江渔港码头,江堤上下,是一片水清岸绿的旖旎风光,“生态锈带”蝶变为“生态秀带”。沿江岸线5公里廊道生态复绿,累计复绿超3300亩,有机串联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渔港码头、省庄河湿地等景观节点,加快推进以“九个一”为主要内容的长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为市民构筑了水岸共融、亲水共享的生态休闲空间,常州市“城市滨江北外滩,市民亲江零距离”也入选了全省首批12个“生态文明建设典型”。

    资源盘活,高效利用再生金。常州高新区围绕沿江保护修复和绿色发展,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2021-2035年)》,开展沿江关闭腾退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创新试点,探索“企业退出—生态修复—指标调剂—易地使用”的“空间补偿”机制,形成沿江地区化工企业关闭与厂房拆除,腾退地块污染调查、评估与治理等“七位一体”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全流程、全闭环操作办法。目前已通过省自然资源厅验收并完成11个项目755亩指标调剂置换,全部用于保障区内重大产业项目,今年预计还将完成8个项目759亩指标调剂置换。

    全面绿色转型,经济富强天地阔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常州高新区,经济社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五年跨越六个百亿台阶,达到199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万元GDP能耗下降21%,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0%,绿色正成为高新区发展的最鲜明底色。

    打好转型升级牌,打造长江经济带引领区。高新区始终把低能耗、高产值导向引入项目招引全过程,着力引进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全力出清风险隐患、低效产能,累计整治“危污乱散低”企业2089家。着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新一代产业园区,以龙江路高端智造园为样板,全力推进光伏电站、储能系统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探索多样化“光伏+”场景应用,形成可落地、可衡量、可复制推广的低碳园区建设模式。以数字赋能引领新旧动能转换,抢占智改数转“新赛道”,累计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试点优秀场景2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智能工厂(车间)53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市级智能工厂(车间)106家、市级绿色工厂21家,成绩领跑全市。

    打好赛道选择牌,打造新能源之都核心区。常州高新区出台《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核心区实施意见》,精心绘制新能源产业蓝图,预计到2025年,全区新能源产业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其中太阳能光伏产业突破1200亿元,新能源整车相关产业突破1000亿元。高新区全产业链布局新能源赛道,确定“太阳能光伏及储能、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风能氢能关键装备”三大重点发展领域,工业级储能、能源电子和关键材料、“三电”系统、氢能及氢能供应等九个细分领域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深耕产业基底。既重视比亚迪、天合光能等“大象军团”,也注重培育“蚂蚁雄兵”,仅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就集聚了森萨塔、安费诺、宏微科技等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

    打好科技自强牌,打造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常州高新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科创体系提能、科创载体提效、创新主体提升、人才引育提速、创新生态提优“五提行动”。 一个又一个科技成果“聚沙成塔”,一批批“高新造”的硬核技术和产品接连问世,2022年度R&D占GDP比重提升至3.86%,高企净增229家、达1064家、三年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96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7.4%。

    常州高新区党工委(新北区委)副书记、区长石旭涌介绍道:“高新区以‘绿色’身姿站上发展前沿,产业发展和硬核创新‘金字招牌’更加闪亮。2022年成功签约4个超100亿元或10亿美元项目、刷新历史纪录;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累计达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44家、省级达11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达12家,瞪羚企业总数达136家。”今年上半年,常州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1亿元,同比增长8.8%;规上工业总产值1785.3亿元,同比增长9.3%;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2358.2亿元,同比增长16.4%。

    促进和谐共生,秀美高新魅力显

    生态价值转换,最终落脚点在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常州高新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生态基底,挖掘生态价值,重塑“三生”空间,擦亮“秀美高新”名片,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做好添绿文章,让呼吸更新鲜。常州高新区狠抓大气治理,高标准拓展绿色空间,全区累计建成98个公园绿地、133公里绿道,绿地面积超4万亩,绿化覆盖率达39.9%。放眼如今的高新区,口袋公园、城市步道、生态湿地随处可见。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城市绿肺,万亩新龙生态林在发挥生态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文商旅融合发展,实现生态价值有效转换。今年在新龙生态林举办的音乐节,累计吸引青年乐迷近8.5万人次,其中90%为外省、外市游客,带动城区酒店纷纷满房,实实在在拉动全市旅游消费,写下了绿色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和民生效益转化的最美注脚。

    展现水乡风貌,让水系更优美。常州高新区河网密布、水系发达,伴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聚集,区内水系一度面临河道淤积、支浜黑臭等严重问题。高新区以新孟河清水廊道建设为主抓手,结合德胜河六改二、老桃花港整治、浦河水系治理等重点工程,启动水环境全域综合治理,打造“通江达太”的生态水网。全区先后投入超60亿元,持续开展底泥清淤、河道拓浚、绿岸改造等一系列治理行动,水环境质量实现明显改善,8个国省考断面连续六年保持优Ⅲ比例100%,优Ⅱ比例提升至75%。随着河流生态的修复,沿江村落再现水韵江南的秀美风光,东南村、史陈家村等美丽乡村成为最美“网红”村落,水清、景美、百姓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美好愿景正在高新区演绎为生动现实。

    共创绿色家园,让生活更低碳。建设常州高铁新城是高新区打造中轴崛起“强支点”、跨江融合“桥头堡”的关键一招。已实施的中水综合利用工程,从江边污水处理厂接管处理后的中水,输送至高铁新城智慧综合能源站,以热交换形式提取冷热能量,通过“子母站+蜂窝型输配网”输送至千家万户,可为2万多户居民、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集中供冷供热服务,预计年减少碳排放超8万吨。同时将能源站所有设施设备隐匿于街角公园下,实现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打造成为绿色生态“样板间”。“低碳”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习惯和理念。高新区推动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规模化应用,五年来全区备案光伏项目合计装机容量累计超310兆瓦,新能源汽车见车率、充电见桩率、光伏电池见板率持续提升,绿色消费、绿色居住、绿色出行已成为高新区居民的生活新风尚。

    经济发展无须牺牲环境为代价,常州高新区的实践证明了,绿色转型是推动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百姓福祉的有效方式。

    正如常州市新北区委书记、常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周庆表示:“常州高新区将坚定践行‘两山’理论,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工程,不断擦亮‘秀美高新’名片,进一步打通生态价值转换渠道,重现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全力当好全市‘532’发展战略主力军,努力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前列,为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美丽常州‘工笔画’贡献高新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