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园区动态

    经开区打造政府主导型智慧园区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3-02-15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基建的深入应用,智慧园区建设已成为国家园区发展的新趋势,城市规划和社会发展的新焦点。智慧园区作为建设数字世界的落脚点,是当今发展数字经济的新理念和新模式。通过融合新技术具备迅捷信息采集、高速信息传输、高度集中计算和智能事务 处理能力,实现智慧园区建设和运维全过程的海量异构数据的融合、存储、挖掘和分析,实现园区运营信息化、数字智能化、服务平台、园区移动化的发展新格局。

    一、建设必要性

    1、积极的政策支撑驱动园区智慧化发展。从2012年至今,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智慧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国家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列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支持园区智慧化升级改造。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需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上海、浙江、山东、湖南等地积极开展相关布局,发布的政策从园区智慧化、数字化建设到智能化配套、全场精华的数字运营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发展规划和发展举措。

    2、新基建热潮加速园区智慧化升级。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本身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的特征,是新时期我国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是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要素积累的核心基础。新基建包含硬件基础设施,即5G网络、数据中心和软件服务,即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同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及云服务则是在软件和硬件耦合之后形成的有价值的应用。新基建赋能园区,为园区公众、管理方、运营方、企业方带来了更多智能化服务,为实现园区智慧化升级及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3、传统园区发展痛点倒逼智慧化改造。近年来,随着产业园区在形态和服务上不断演进和发展,产业园区的管理幅度越来越大,管理对象越来越多,承载的业务也越来越复杂。尽管传统产业园区通过一定的信息化建设改善了部分运营管理低效、孤立、非智能化的问题,但传统产业园区缺乏系统性规划,基于单点功能的建设导致系统孤立、管理粗放且服务不足等问题,使得产业园区有限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因此对传统产业园区的智能化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设目标

    综合性的智慧产业园区既要有“千园一面”的共性,又要有定位和业态的特色和差异。在智慧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中,需要以园区的规划战略为导向,结合实地场景的需求来进行总体数字化规划。通过利用各种智慧化终端,智慧化应用帮助产业实现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及运用模式的提升和转变,为园区生产和生活协同提供智慧化体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打造智慧产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1、建设园区智能化基础设施。设备智能化是智慧园区建设的基础,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育设备,优化园区基础建设,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

    2、打造园区数字化管理体系。数字化运行是智慧园区发展的工具,以运营方为中心,通过平台与应用连接政府、企业和公众,实现园区的数字化管理。

    3、构建智慧园区产业生态圈。产业生态化是智慧园区想要达成的目标,通过产业生态构建与园区大数据沉淀,打通产业链、完善服务链,实现园区价值放大化。

    三、建设痛点及诉求

    政府主导型园区以省级及国家级开发区为主,受园区智慧化发展阶段水平影响,在以下方面面临发展痛点:

    (一)痛点

    1、顶层设计不清,现状分析不足。目前智慧园区顶层设计不清晰,智慧化路径不明确,没有站在园区总体高度明确建设目标和规划具体实施路径。许多项目盲目跟风,没有立足园区现状需求,跟风其他地方现有技术路径或框架,造成了千园一面的影响。

    2、信息孤岛效应明显。在信息化应用功能选择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缺乏整体战略的指导和统筹规划,容易陷入“智能化系统越多,园区智能化程度越高”的误区,对智能化系统的简单叠加,致使信息系统间呈现简单并列关系,集成度不高,共联共享难度大。

    3、信息传导力不足。政府与管委会、管委会与园区、企业之间的纵向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吃力。开发区内园区与企业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互动,产业及资源无法有效整合。

    4、制造型服务发展薄弱。开发区、尤其是周边城市定位相似的园区之间同质化竞争激烈,大多数地区与产业发展想匹配的制造型服务配套严重不足,影响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痛点,政府主导型园区需加强园区智慧化建设、深化运营体系及产业服务体系,致力于依托智慧化设施与信息化手段全面赋能园区管理与服务业务。

    (二)诉求

    1、管理效率提高。深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以科技手段进行园区现代化管理,引入大数据分析、助力运营分析、产业分析、决策支撑等手段,提升开发区整体运行效率。

    2、产业竞争力增强。通过产业营运态势分析,实现招产互动,配套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提高园区既城市的发展竞争力。

    3、服务能力提升。构建服务通道,通过企业服务平台,完备的设施配备,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聚焦产业服务的资源,构建资源的平台,聚焦产业上下游服务资源、拓展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4、产业链生态发展。依托智慧化平台,实现园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互动交流,依托产业链招商,弥补产业发展缺口,形成产业链生态建设的合力。

    四、建设内容

    1、规划先行、明确发展定位。引进专业第三方机构,立足园区现实情况,依据国家、省重点战略规划和政策导向,制定和完成产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为方向。立足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进一步发挥惠山经开区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平台优势、区位优势,以更高站位谋划创新转型,超前思维推进融合发展,进一步集要素、兴产业、强功能、优生态,以成功升格国家级开发区为新起点,保持“打基础、补短板、扬优势、利长远”的战略定力,全面实施制造强区,坚持“高端引进”“培育提升”双向发力,以创新驱动、育链强基、同城融圈为主攻方向,以项目引建、企业培育、园区建设为重点,突出发展汽车及零部件,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探索发展未来产业,协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先进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着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聚力建设具有核心优势的高技术制造基地,打造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新兴增长极。

    2、转变职能,提升服务效率。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以提升园区吸引力、竞争力为目标,从运营层面实现园区竞争力提升。服务体系涵盖更广,推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业务协同和服务融合,打造以线上“全程网办”为主,线下专窗代收代办为辅,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政务服务通办体系,积极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全域覆盖,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高效便捷。涉企服务效率更高,探索简化审批新途径,推进涉企审批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完善“一企一档”功能,推动政策“精准匹配、快速直达、一键兑现”,重点围绕企业开办、经营、投资、清算推出等全生命周期,让“免证办事”“一码通行”成为常态,“免申即享”“精准服务”全面推开,数字赋能利企水平全面提升。

    3、智慧化建设,打破信息孤岛。深入推进数字化政府建设,加快形成各部门核心业务全覆盖、横向纵向全贯通的全方位数字化工作体系,打破信息孤岛。建设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围绕动态检测、统计分析、趋势研判、效果评估、风险防控等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达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效应。一方面要加强对数据的抓取和汇聚,推动各部门、园区及中心、国企单位的数据按需汇聚、应汇尽汇,通过物理汇聚与逻辑接入汇聚全经开区数据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另一方面提升数据共享互联的效率,构建完善统一的数字共享体系,通过隐私计算等“可用不可见”方式,不断创新数据共享开放服务模式,提高数据资源供需匹配度,实现数据资源的有序流通、高效配置。

    4、招商定位、龙头企业带动。围绕智慧招商,制定龙头企业、项目招引总体解决方案,画好一张产业链图谱,制定一套目标企业图谱,规划一个招商图谱,形成一套有的放矢精准有效的招商指挥方案。加强对整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的全产业链分析,摸清上中下游产业分布,发挥产业链粘合剂的作用将上下游企业黏合一起,形成“滚雪球”式的产业集群效应。注重招大引强,瞄准世界五百强、国内百强、行业十强企业,紧盯国内龙头、链主企业,形成目标企业库,定向精准进行企业发展动态信息收集、汇总和分析,找出招引契机,全力引进一批好项目和大项目。持续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实行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管理、绩效化考核、专业化招商,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固巢留凤,形成一套规范可行的招商图谱,全面提升产业集群和创新引领能力。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