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园区动态

    国家级经开区因地制宜推动引资显成效

    时间:2023-01-30

    如何有效吸引外商投资是国家级经开区的工作重点。近期,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不少园区积极“走出去”开启新一轮招引工作。

    在日前举办的“第九届开发区对话500强”活动中,江宁经开区、合肥市投资促进局、宜宾临港经开区分别作为东、中、西部代表介绍招商引资经验做法,为进一步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年是江宁经开区建区30周年。30年来,该区已引进外资企业7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企业96家,累计利用外资110亿美元。在经开区的6家百亿级企业中,有4家是外资或合资企业。

    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着力点,江宁经开区持续做好“链上”文章,吸引外资工作取得不俗成绩。

    “目前,我们已由大产业招商转向细分赛道精准招商,正在打造绿色智能汽车、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四大产业集群,深入开展链式招商、载体招商、资本招商。”江宁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会祺表示,目前,园区上述四大产业引资比重长期保持在80%以上。其中,绿色智能汽车产业占比达30%以上。

    据张会祺介绍,在创新链方面,江宁经开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已由引进外资制造功能转向创新功能。在引入外资项目的同时,该区面向全球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已集聚福特、马自达、爱立信等全球性研发机构,与德国、法国等国家的6座城市缔结友好城市,与欧盟商会等2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长期合作,与牛津、剑桥等20多所国际院校开展创新合作,成功引入诺奖得主、海外院士10余名,海外优质科技项目、创新平台、离岸孵化器90多个,江宁经开区已逐步由参与全球产业链拓展为融入全球创新链。

    与此同时,江宁经开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还从引进增量外资转向挖掘存量再投资。园区通过构建“类海外”环境,定期举办外资企业联谊会、座谈会等,打造一站式服务的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制定企业发展陪伴计划。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爱立信将全球五大中心全部布局在江宁经开区,德资企业菲尼克斯从三间平房发展为灯塔工厂,园区利用外资中存量企业再投资占比达60%以上。

    谈及如何更好地推动招引工作发展,合肥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吴文利直言,发展产业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能因为干部队伍的调整影响产业长周期的发展。合肥市秉承“前人栽树,后人还需浇水施肥”的理念,自“十一五”以来就坚定发展一个产业,培育壮大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很多人认为,合肥是“披着政府外衣的最牛风投机构”,致力将产业发展与资本相结合。对此,吴文利表示,“二者相结合主要体现在通过国有资本的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助力产业发展,如显示产业、半导体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我们围绕头部企业,通过积极培育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

    宜宾临港经开区坐落在有着“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的四川宜宾,该区的主导产业是动力电池、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等。在该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勇看来,除了产业集聚、加强科技成果转换外,该区还在开放合作上探出了新路。

    “我们培育壮大产业生态圈,全力建好综保区、四川自贸试验区宜宾协同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不断提升对外资项目的吸引力。”李勇介绍,宜宾临港经开区还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数字经济、动力电池两大赛道,加强同成渝两地的交流和对接,全力打造成渝双圈南翼产业的主阵地。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