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招商引资

    惠山开发区快速融入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的拓展举措

    时间:2020-12-11
    一、从大着眼,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1、强化提升主导产业。立足高端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主导产业,积极透平叶片、中车新能源、金木土等龙头企业与知名互联网公司合作,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最大程度拓宽拓长主导产业链及相应的供应链和创新链。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为发展导向,进一步引育一批具有优研发能力,高市场占有率,强行业影响力的“链主企业”或者行业内冠军企业,全面提升主导行业能级,推动开发区经济高速高质发展。
    2、突破发展新兴产业。加速融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无锡市产业发展新方向,依据开发区智能制造优势产业,跟上主流发展步伐并争取弯道超车。针对目前发展态势薄弱的集成电路产业,立足行业应用以轻资产的芯片设计为杠杆,撬动重资产征集企业的应用创新和重资产芯片制造、封测企业的技术创新。大力推动变格、天安、蓝沛等芯片应用企业与华为、阿里等巨头紧密合作,抢抓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项目,大幅提升企业规模和能级。做大做强精准医疗产业、体外诊断试剂、先进医疗器械集群地,继续发挥药名生基、正则医疗等国内知名企业产业优速,加速推动泛生子医疗等重点产业项目的落地及产业化,打造生命科学产业高地。
    3、瞻前布局数智产业。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动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础建设,预见性引导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制造业产业链及其供销链的深度融合,促进企业创新能力不断迭代升级,将科学技术进一步融入新经济的浪潮。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物联网等领域通过技术攻关、创建平台、培育细分龙头、撬动项目落地等方式,促进数三维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以硬核科技成果为新经济提供硬核支撑。
    二、向外拓展,进一步融入发展浪潮
    1、纵向链接高新要素集群区。瞄准上海、深圳等产业基础深厚、创新要素高度聚集、创新创业氛围活跃地区,稳固“双链”构建“双循环”,推动双招双引,强化科技赋能,做好强链补链。推动汽车、航天航空、船舶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与海临港新片区产业融合,推动做好总部经济、移动视讯、金融科技等新经济产业链与上海金桥开发区产业承接,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健康照护、经济医疗等优势产业与上海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和临港奉贤拓展区蓝湾国际生命科技产业园深度合作。
    2、横向联合产业发展共同区。推动南北合作,与徐州贾汪区合作共建园区,以双方优势互补产业为基础定位,对内大力扶持优势企业,鼓励项目转型升级,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对外实施精准招商,大力招引建链、强链、补链项目,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同时发挥各自所长,高效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开创南北合作共建新局面。深度融入锡澄一体化协同发展区的建设。科学规划、系统谋划,规划好相关功能区、集中区建设,发挥出这些资源的最大效应,打造惠山开发区建设的升级版、惠山产业转型发展的创新版,引领惠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锡澄协同发展区建设。
    三、纵深挖掘,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1、集中力量加强攻关关键核心技术。针对开发区“两机”产业、整车及零部件、生命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目标,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企业联合国内外高校院所的雄厚研发力量公共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坚,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面提升产业链创新和自主可控水平,提升惠山创造在全球科技创新革命中的地位,打造一批具有高附加值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
    2、加快步伐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现有国家机动车辆及零部件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物联网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服务公共平台,深度推动平台服务于区域内相关产业企业,助力企业攻坚克难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推进省精准医学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省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应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重点平台实验室提质提效,进一步向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发展,大幅提升开发区技术创新水平。
    3、全力以赴完善企业培育孵化体系。深蓄水、广养鱼,继续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扩大整体创新型企业基数。健全三类企业培育机制,优化招商方向和手段,加大对科技人员、海外归国人员、企二代创业者等自带人员、技术、资金要素的项目招引力度,打造雏鹰-瞪羚-准独角兽的培育体系,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发展梯队。坚持“发现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认定一批”的原则,继续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加速集群,大幅提升地区高新技术产值在规上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
    四、由小着眼,进一步活化产业生态
    1、继续做好科技品牌创建提升工作。在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省级双创基地的品牌基础提档升级,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等一系列大品牌,持续优化开发区创新创业氛围,形成更具黏性和竞争性的产业生态圈。建立了具有开发区特色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强化政策对接、凸显产业特色、精准服务企业,积极培育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数字信息、石墨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鼓励传统制造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快转型升级,营造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2、继续做好科技人才招引培养工作。发挥华科大无锡研究院、超通智能等新型研发机构对人才的吸纳储蓄作用,进一步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引进诺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国家人才计划专家等顶尖人才团队,重点引进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能够解决惠山企业“卡脖子”技术的关键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引才导向,结合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2.0版以及“锡引回才”专项行动计划,完善惠山“先锋英才计划”升级版,加快集聚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急需紧缺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形成人才加速集聚的“强磁场”。
    3、继续做好科技载体建设运营工作。加强在用载体出租和实际使用情况的梳理,优化载体使用管理,建立招商入驻及载体产出测评制度,全面考核载体利用率和产出率,整合零星闲置载体资源、调整错配载体资源、压降载体空置期和空置率,提高载体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推动高端装备园标准厂房E、F、H区的建设工作,推进生命园E区研发总部经济集聚区和产业化基地一期工程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华清创智园A01、A02地块建设进程,启动光电产业园二期项目。加速布局智能制造、数字信息、总部经济、光电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专业化科技孵化链条。
    五、由内散发,进一步细化科创服务
    1、科技与金融实现深度应用。探索现代产业基金建设和平台资产证券化,建立运行中小企业互助转贷平台,创新金融扶持实体经济方式,全力打造科技孵化、产业加速、发展壮大、产业转型全周期服务链条,通过银团贷款、专项基金等模式,持续完善引导基金对于优质项目的引流和培育作用。强调知识产权的金融杠杆作用,联合各大银行更好得推动“苏科贷”、“锡科贷”的落地,降低贷款利率、担保费率、交易佣金等金融产品价格,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贷款贴息等配套政策。
    2、产学研合作实现高度活跃。区域内致力于打造以华科大无锡研究院、哈工大等高校为代表的智力联盟,深度嫁接院校与企业,将合作的维度的从单纯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提升至企业智能化诊断和产业需求导航等方面,积极融入国家、省创新体系的建设步伐。区域外积极搭建国际产学研创新联盟平台。充分发挥已建海外工作站资源,积极与剑桥圣约翰创业孵化中心、英国国家石墨烯研究中心、格拉斯哥大学产业转化中心、Plug and Play创新中心等境外科技创新机构开展专题活动,加强与曼彻斯特大学的英国国家石墨烯研究院(NGI)等国际科研院所的合作。
    3、服务与效能实现大幅提升。依托开发区科技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高质高效企业科技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对以高新技术企业及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三类企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的服务效能,强化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实施的深度和频次。打造政策自选超市,通过政策解读和匹配系统,激发企业创新申报主观能动能;搭建在线交流版块,打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高校、企业与企业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强化企业地区归属感;组建企服中心智能客服,形成真正的全天候无死角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持续为开发区企业输送优质服务;构建线上一个平台”、“线下一套流程”的双线联动的项目初审体系,加强对科技项目的初审及筛选,有力把握各企业项目申报进度情况,有效跟踪企业科技动态。
    (江苏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