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防控和项目开工的双重考验、双重压力,昆山开发区以整装再出发的昂扬姿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鼓足拼搏劲,服务再靠前、效能再提升,创新推出“一轴两端三保障”项目审批服务“新模式”,全力把疫情耽搁的时间抢回来,扎实保障区内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实事工程建设逆势勇进,切实为开发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全面打响“昆如意”“开心办”营商服务品牌贡献智慧力量。
二、主要做法
紧紧围绕区内重大产业项目、科创项目及重点实事工程早开工、早建设,梳理出本年度跟踪服务项目,逐一排查每个项目的进度时间表,分级、分类制订应对疫情抢抓时间工作方案,全力打造开发区投资建设项目“一轴两端三保障”审批服务新模式。“一轴”即时间轴。根据企业设定的计划开工时间,结合项目特点和审批服务要点,倒排整个项目前期报建的全流程时间节点,确保做到对项目前期报建时长的有效控制和精准掌握。“两端”即企业端和政府端。企业端指围绕项目前期准备事项列出企业任务清单,主要包括需要企业确定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其他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完成规划方案、施工图设计、环评、能评等,做到系统性准备。政府端主要围绕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列出政府审批清单,把所有涉及政府部门的审批事项全部列出,确保一次性告知。“三保障”即平台、人员和机制三大保障。一是开发区“开心办”营商服务平台和投资建设“一网通办”平台保障,给企业提供办事指南、在线咨询、全过程指导、预审批等线上不间断服务。二是项目跟踪服务人员保障,每个重大项目都责任到人,紧盯时间轴,左顾企业端,右看政府端,确保每个时间节点任务如期完成。三是项目协调机制保障,建立区内、区外、跨部门、跨层级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和“疑难杂症”。
三、主要成效
一是以两大深度融合为抓手,服务好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企业。强化“融合、共享、便捷、高效”工作理念和“客户思维、用户体验”。通过与招商部门深度融合,助力项目加快落地,筑巢引凤强增量。在招商洽谈过程中就提前介入,制定全流程审批服务方案,为项目洽谈提供有效支撑,也为后续尽早开工建设打好基础,瑞幸烘焙、贝色半导体、立迅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通过与经济部门深度融合,精准服务既有企业增资扩产,栽好梧桐优存量,丰田电装压缩机增资项目、友达光电第六代液晶面板扩产项目等。建立与经济部门的日常沟通机制,及时掌握企业因经营需要改建、扩建项目的服务需求,整体解决企业涉及消防、图审等审批服务难点、堵点、痛点,例如友达光电洁净室、仁宝视讯厂房改造项目等。
二是建立常态化会商会办机制,服务好重点实事工程。通过与建设单位、项目代建公司的有效互动、工作协同,有效保障区内各级、各类重点实事工程按序时推进。高标准主动服务东部爱心学校、城市功能载体提升工程等市级重点实事工程,切实展现开发区服务领先优势。高质量创新服务好开发区实验小学改扩建、兵希中学、石予小学等区内实施的市重点实事工程,扎实护航区内城市功能更新和教育惠民。高水平统筹服务好娄江码头二期、蓬朗公园地库、开发区垃圾中转站等区内基本建设工程,体现审批服务的高效与便捷。
三是牢固树立“用户思维,客户体验”工作理念,提高审批效率。树牢“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鲜明导向,通过加强工作主动和部门联动及政府端、企业端同向发力,加大可口可乐、星巴克、固铂、瑞幸、兆恒光电等区内新招引项目和重点企业项目审批实施全过程指导服务,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每个审批环节的办理时间都控制在0.5个工作日以内,尽可能实现“秒批”,一般工业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所用审批时间做到常态化10天左右。全面助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和抢订单、抢时间、抢市场。截止2023年4月底,全区共办理投资立项160个,投资总额86.06亿元、报建施工面积37.98万㎡,工程造价22.95亿元。2023年重点跟踪服务项目56个,其中,22个重大产业项目开工率达到81.8%。联合验收累计28件,106.28万平方米。近期,丰田电装扩建项目实现“一天五证齐发”,跑出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全新加速度。
四、经验启示
通过“一轴两端三保障”项目审批服务新模式的大力实施,牢固树立A(政府端审批时长)+B(企业端准备时长)=C(总审批时长)服务理念,建立1+N”和“4×100 米”审批服务机制,在项目审批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不同的牵头部门(领跑部门)和多个配合部门(陪跑部门),进行全过程、组团式服务,扎实护航重大项目工程逆势勇进,确保企业少跑腿,跑出项目审批服务“加速度”,有效实现政企沟通“零距离”、服务响应“零等待”、企业诉求“零库存”。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