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关于加快培育壮大都市型工业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12-28

    2021年,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云龙区建设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定位,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主城区应实施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双轮驱动战略的部署。一年来,云龙经济开发区在云龙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直面内外部环境变化和疫情冲击,一步一个脚印将市委市政府嘱托,由蓝图转化为发展实绩,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提速增效,筑稳运行基本盘、蹚出转型新路径。当前,在广泛实地调研、听取部门与企业反馈情况看,开发区建设都市型工业思路清晰、举措扎实,但起步之路仍然荆棘丛生,发展任务仍然任重道远。经认真调研讨论,就当前都市型工业发展状况、存在困难和路径方向,形成建议报告如下。

    一、当前全区都市型工业发展状况

    三年来,国内外经济运行格局的深刻变革和疫情的反复冲击影响表明,云龙经济开发区现有近乎完全以服务业为主、特别是生活性服务业占较大权重的产业结构,在承压度过当前经济风险叠加、艰难转型阶段上,存在着韧性明显偏弱、修复回补乏力的状况,加快发展都市型工业,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韧性,具有着十分迫切和重要的意义。

    一年来,在云龙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云龙经济开发区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从思路谋划、要素汇集、企业招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都市型工业的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成果令人振奋。

    (一)基本明确了都市型工业发展的思路架构。一是在发展方向上,紧扣徐州发展战略和云龙使命,融入全市(制造业)“343”创新产业集群体系,确立坚持科技服务、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方向,聚焦延展节能环保、检验检测、高端医疗器械、智能机器人四个细分产业链条。二是在空间格局上,突出云龙经济开发区主阵地作用,快速推进完成了城规设计,明晰“科技引领、高效服务、智能强链、功能复合”发展路径,同时鼓励引导都市型工业上楼入园。云龙经济开发区都市型工业示范园区城市设计方案,已获得市规委会原则同意。三是在准入门槛上,所有目前在谈及设计方案的都市型工业项目,均贯彻容积率不低于2.0的开发条件,建设高标准厂房(工业楼宇)和研发用房,亩均投入不低于600万元,亩均税收不低于50万等相关准入条件等要求。

    (二)有序实现了要素和产业资源的快速汇聚。一是土地要素保障方面,示范园(核心区)6宗300余亩地块规划要点明确,进入实际挂牌上市程序,潘塘片区近千亩土地待条件成熟即可启动建设。二是载体空间拓展方面,以云龙科技谷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平台即将开园,科技谷招商入驻面积超85%,以“双碳”技术产业园为代表的科技研发平台即将交付,云龙科教创新中心等60余万平方米载体预计两年内可达成贡献。三是产业生态配套方面,隔湖相望的金融服务中心年内将部分主体竣工,淮海金融大厦已签约入驻招商银行徐州分行、招商证券、国任财险全国呼叫中心、江苏新基云供应链等30余家总部型、科技型企业,已主动对接导入中关村科技金融等资源,目前对接江苏股交中心、北交所筹备2023年设立徐州分中心和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

    (三)厚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格局。一是存量企业规模壮大,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数在全区规上服务业占比达29.5%,今年以来累计新增科技中小型企业113家,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2家,海云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全市首家国家级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二是招新引优落地达效,上海临港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淮海分院等“离岸孵化”取得积极进展,淮海绿色生态检验认证产业园、云龙科技谷等已招引入驻哈尔滨合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龙巍电子科技、徐州纳烯新材料研究院、康睿智能科技(徐州)等18家企业。

    二、制约全区都市型工业发展主要困难

    (一)企业集群仍然偏小、贡献较少。纵向看,软件信息、环境保护等产业总体体量不大、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多,在谈较为成熟的都市型工业项目仅有10余个,短期内难以形成显著经济总量、财税增收等经济指标贡献。

    (二)发展空间仍然不够、载体不足。工业用地仍处于量化不足、质化较低状态,现有的规上工业企业、重型机械厂等用地一旦改造将不再是工业用地性质,近期可用土地不到400亩。云龙科技谷、云龙科教创新中心等11处69.5万平方米载体中,都市型工业专用建筑空间仍相对有限,存量楼宇多数难以满足都市型工业要求。

    (三)政策支撑仍然偏弱、能力不强。目前仍以招商“一事一议”为主,没有研究出台专项政策,不利于后续产业培育孵化和发展壮大。云龙经济开发区管理机构尚未批复,市级下放至区级的24项工业项目审批权限无法形成闭环,缺乏专业人才、难以达到下放初衷。

    (四)产业生态仍然不优、人才不多。全区都市型工业存量企业空间分散、规模不大、特色竞争力不高,缺乏龙头企业,与周边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的产业对接融合还没有破题。科技金融、创投基金等业态还没有实质落地,服务作用不够。专业人才仍存在较大缺口,例如2021年度原市环保集团人才招聘,符合条件人数仅到需求一半。

    三、下一步加速都市型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培育壮大都市型工业,是进一步优化全区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韧性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抓手。结合此次专题调研建议:

    (一)健全推进都市型工业发展的机制架构。进一步树立专业机构专班抓发展的理念,成立都市型工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都市型工业发展专项工作办公室,与区经发局或云龙经济开发区合署,充实经济开发区人员配置、形成主阵地专职团队保障,编制形成发展壮大都市型工业的工作方案和机制体系,协调解决都市型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难题,督促重点工作实施推进。构建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政产学研金发展协会和产业联盟融合互动的推进格局,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齐心合力,统筹协调要素资源保障,推进都市型工业发展。

    (二)聚足支撑都市型工业发展的政策资源。对上,全力争取国土空间规划的详规、控规层面,充分采纳已经市规委会同意的云龙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和潘塘片区城规思路,确保2000余亩新型产业用地落地可用,对在谈和即将落地的都市型工业项目,能够最大限度匹配政府导向与企业需求,加快项目转化达产。充分争取市级以上审批权限下放同时,配足人员、明晰权限和创新赋权。区级层面,由云龙经济开发区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形成可以落到实处的都市型工业项目招商、企业培育、人才等配套的政策体系,引导市场化要素集聚。

    (三)突出重点领域加大招强引优力度和成果。一是发挥上海临港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淮海分院等平台示范,加大承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等地产业与科技创新溢出,加快智能机器人“离岸孵化”项目落地,深度对接联东科创中心、金科(迈瑞)健康科技谷等项目,着重突破招引龙头和拟上市企业落地,以龙头延展聚合产业链集群。二是紧密结合科技人才招引,突出发挥市大创园、江苏师大科技园等科技载体与孵化器集聚功能,加快推动科技金融、创投基金等配套产业落地与产业联动,形成前沿性、有特色和独特竞争力的科技创新转化与引领企业。三是持续加大存量楼宇招商,着重依托城区新建和存量楼宇资源,聚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开展中小型科技类企业招引,壮大“小而美”“小而精”的特色产业地标,构建楼宇孵化、园区承接壮大的平台、链主、高校、政策紧密衔接的招商体系。四是大胆探索招商引资机制方法,充实专班、招引专才,健全资本招商的事前评估、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管机制闭环,增强专业化对接洽谈能力,充分发挥国资平台参股投资、并购投资和在地企业合伙投资、技术合作投资等多策并举,丰富市场化招商手段,提升企业投资信心。

    (四)系统优化都市型工业发展的产业生态。一是突出云龙经济开发区主阵地作用,紧扣科技服务、智能制造两大产业,精准发力招引艾米机器人、威盛电子等项目,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加快延伸智能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等产业链条,打造都市型工业集聚落地格局。同时,活化现有建成平台,联合各街道和淮海食品城“一处一特色”“一地一示范”,先期各自明确和打造一座都市型工业楼宇,力争存量资源盘活取得突破。二是深度推进科技创新与都市型工业融合,招商和孵化两端发力,加大本地化培育孵化都市型工业幼苗企业力度,着重推动市大创园、师大科技园等国家级园区企业,实现从前端创业到中段孵化和后端壮大的全生命周期保障,集中政策资源促其落地裂变,形成云龙都市型工业地标赛道。同时,借力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和科技工作,招引储备专业人才,积极加强对“百千万”引才计划高端人才团队与都市型工业企业的沟通对接,促进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三是深化都市型工业与金融服务联动,统筹保障淮海金融服务中心沿昆仑大道金融总部集群年底前全部竣工、集聚更多新业态、新模式的证券、基金、信托等全要素金融品类机构,打造区域最完备的资本市场体系,拓量都市型工业发展的融资池。

    (五)精准探索都市型工业发展的服务创新。发挥省、市营商环境改革导向作用,用足各级各类惠企业、助产业政策,“周会办、旬调度、月通报、季观摩”推动在建载体项目尽快出形象、出进度、出成效,快速达产运营,认真落实线上办、会商办、一次办等帮扶机制,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提升科技金融能级贡献,从约束用地方向、鼓励研发创新、支持落地孵化等方面,提供定向政策支持。主动加强对上衔接,逐一敲定下放审批权限边界、力争全流程下放,以下放权限为支撑,开辟都市产业企业总部和总部企业政务服务绿色通道,推广“拿地即开工”机制,优化联审联批、全程代办等服务效率,提供“一对一”人才、金融、用地、税收等政策指导。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