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以智改数转为突破口 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上链

    时间:2022-07-27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供应链阻隔、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要破解难题,既要靠政策助企纾困,更要靠企业修炼内功,不破不立。在以实业见长的常州经开区,一大批骨干企业以“智改数转”为突破口,危中寻机,危中创机,努力实现全流程再造,找到了生存、发展的新赛道。

    一、“数”“智”聚能,制造更“聪明”

    AGV机器人来回穿梭,按大数据导航指引,全车间的物料可精准配送到产线指定位置,实现了生产工位作业智能化、生产现场可视化。让生产更“效率”,制造更“聪明”,经济更“高质量”——这是江南集团“智改数转”的一景,也是常州经开区制造业“智改数转”的缩影。在常州经开区,重点领域的企业数控化率已达到80%,一批实体企业不断释放“会转”“愿转”动能——新华昌在国内集装箱行业最早机器换人,产线上的12名工人减少到1名,效率提升了一倍多。祥明智能引入了“万物互联”概念,生产基地大楼的灯光、空调、电力等通过一部手机就可操控。日盈电子建设5G智能化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并打造标识系统,实现产品个性化设计、定制化生产、订单快速交付,大大提升了顾客满意度。御马科技数据“上云”后,全车间“一码通行”,产品不良率降低了100倍,订单量创下新高。

    “经开正放大全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品牌优势,更大力度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常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顾伟国表示,常州经开区以全市智改数转“十百千”工程为契机,大力推动制造企业“上云、上平台、上链”,在政策引领、诊断先行、标杆打造、平台赋能、生态优化等方面竞逐新赛道。

    二、“形神兼备”,做大效益增量

    “云”上飞翔,是为了更好在“实地”奔跑。江苏雷利数字化转型后,生产车间运营成本降低近60%,产品开发周期缩短近40%。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雷利建设了生产的减速永磁式步进电动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依托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全流程再造。疫情下,我们的订单量不降反增。”龙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莫铭伟告诉记者,企业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电子材料,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成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配套商。“形”“神”兼备,正成为常州经开区广大企业的追求。灵通展览深度挖掘和分析长年累月沉淀下的研发、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数据,向防疫领域进行业务延伸,催生了方舱隔断、办公隔断、核酸检测小屋等新产品;翰琪电机在“机器换人”基础上,研发多款高新技术产品,打破了国外同类型企业垄断;赛拉弗自主研发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产、销售、存等所有环节管控,产品开发周期缩短近40%……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变化中抓住了不变量,用“智改数转”为效益提升作乘法。万丈高楼起于平地。为了抢抓“智改数转”的发展窗口期,常州经开区从项目、载体、资金、政策保障等多方推进。3年内,将实施重点技改项目不少于200个,技改投资增速保持在20%以上。

    三、提速进阶,让“大象”起舞

    去年8月,江苏首家“5G+数字钢厂”在中天钢铁集团三炼钢上线投用。在这里,借助VR(虚拟现实)眼镜,可“行走”在按1∶1比例打造的3D全景实时生产现场,所有生产数据一目了然。“除了看到见的智能工厂、数字化平台,我们更在组织架构上大破大立。”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董才平说,为让“智改数转”真正落地,中天钢铁打破了“部门墙”,重塑管理流程和决策模式,并有针对性制订战略规划,逐步形成了智能制造、产销协同、三流合一的立体信息化格局,加快向综合钢铁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变。锐意进取的“大象”,敢于在风口转身、起飞;政府做好“引”“育”“补”,夯实转型之基——两个火车头一前一后,推动着产业发展“加速跑”。大企业决定着“经开智造”的高度,而广大中小企业则决定着产业链的强度。

    今年,常州经开区在完成44家市级“智改数转”诊断工作的基础上,将围绕“四特三新”产业和细分行业,对346家工业企业开展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免费诊断服务。常州经开区经发局局长乔强说,目前,经开建立了诊断企业档案池,分行业、分领域、分地区梳理需求清单。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诊断,以推动企业云产品应用、加快“上云用数”为目标,以诊促改,推动更多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建设。中小企业的利润率较低,对政策杠杆更敏感。企业想要做,有贴息;正在做,有补助;做得好,有奖励。常州经开区优化财政、金融等政策,用“真金白银”,让企业“敢转愿转会转”。目前,常州经开区已建成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省级19家,市级39家。3年内目标新增50个智能车间、5家智能工厂、3个智能制造示范区,培育100家星级上云企业,形成更好的“雁阵”效应。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