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深入解放思想 全力提质提速 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时间:2022-01-27

    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是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总结句容开发区近3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有改革的大突破、发展的大跃升。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先行区,开发区要想掌握现代产业竞争话语权,必须勇于推进改革、敢于自我革命,从思想深处寻找阻碍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以问题为导向,瞄准靶向、精准发力,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发展的高质量。

    一、提高发展站位,以系统化思维谋划发展新路径

    站在宁镇扬一体化、扬子江城市群、宁杭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机遇的“风口”,既有承接高端溢出资源的机遇,也有被深度“虹吸”的潜在风险。我们以更高标准重新审视开发区的目标定位、发展路径,坚持谋定而动、善作善成,研究出台“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对标接轨、提质提速”素能提升年活动,努力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胜势。一是坚持高点定位。以更加宽广视野、开放包容姿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向东对标苏州一流营商环境,向西接轨南京优质科创资源;聘请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引育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先后完成北部城镇空间、西部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推动产业园区向产业新城转变。二是优化空间布局。围绕打造“江苏硅谷”产业名片强招商、促集聚,建载体、优平台,进一步形成对要素和人才的“强磁场”,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创新集群发展,以西部干线为轴,在黄梅和石狮片区打造黄金湖科创中心和西部产业转化基地,构筑“研发孵化+加速+产业成果转化”全链式产业空间。三是实施差异发展。借南京“建设一个名城、打造两个中心”之势,放大园区在土地空间、载体平台、生态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打通创新要素流动障碍,推动实现“研发在南京、转化在园区”协同创新格局,打造环南京周边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和产业化的“熟地”“福地”。

    二、打破路径依赖,以创新化举措培育发展新动能

    改变过去依赖产业空间布局发育成长的传统模式,把握创新发展的“窗口期”,努力探索从产业集聚向创新集群的蝶变。一是集聚高端项目流。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关键抓手,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高水平项目就没有高质量发展。通过规划招商、中介招商、资本招商等市场化、专业化形式,举办“江苏硅谷—黄金湖科创中心入驻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金合能源储能材料等“源产业”落地开花;刷新从签约到投产“加速度”的壹度科技,和巨宝、久正等企业产业分工高度耦合,光电信息产业有望两年内实现百亿产业零突破。二是汇聚创新要素流。创新活动是不均匀分布的,呈现高度的集聚性。激活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把创新要素汇聚在一起,打造一个高密度、高浓度的场域形态。我们立足现有优势、挖掘内在潜力,深度整合启迪科技城、省高创句容分中心、碧桂园华东科技新城,高水平打造黄金湖科创中心;明发文创园、绿地会展中心、游族旅游、我明教育等高端服务业加速布局;加速推进中德产业园项目,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国际园区的撬动力,增强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10万平米高端人才公寓、10万平米园区租赁房屋项目规划加快启动。三是构筑现代产业流。省委娄书记强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强引擎作用,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句容开发区把握产业趋势,突出实体经济根本,着力做大做强“2+2+N”主导产业,以重大项目落地、核心技术攻关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高端高新产业的引领优势。其中,重点整合、引育集成电路、平板显示、LED、太阳能电池、分立器件等产业要素,着力把半导体产业打造成超百亿级龙头,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半导体之城。

    三、精准要素供给,以全程化服务构筑发展新生态

    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在打造政府和市场“双强引擎”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在开发区营造适合“创新物种”催生发展的“创新热带雨林”。一是筑牢政策支撑链。实践反复证明,政府的思维、管理方式、行为方式的好坏,政策供给的优良,直接关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就推进产业强区创新发展,支持泛半导体产业发展、工业企业综合评价、“2440”行政审批改革等方面,深入研究、精准施策,一批相关扶持配套政策先后出台。牢固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的导向,划定亩均税收30万元和亩均投入450万元的项目准入门槛;实施ABCD企业分类评价、分类管理,倒逼低效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投入产出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态。二是强化要素配置链。深入解放思想,以创新思维和举措破解要素制约瓶颈。一方面,多措并举丰富土地供给。向存量要空间,通过“空间换地”、“腾笼换鸟”、工矿废弃地复垦等途径,千方百计扩充增量、盘活存量,最大限度为重大产业项目预留用地空间。另一方面,创新思维增强服务功能。今年将以省高创为试点,对标国内一流园区平台,对物理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对软件进行功能补全,打造集资本金融、知识产权、基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企业服务微生态系统。同时,加快园区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力度,完善园区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就业功能、服务功能、生态功能,推进城市与产业互动并进,集聚人才、集聚人气、集聚要素,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园区。三是优化审批服务链。围绕“2440”的目标,改革审批制度,再造审批流程,在全程代办、并联推进、容缺受理等方面创新思维、敢于尝试;打造一支专业化、有温度、全方位的专职代办员,逐步做到一窗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以实际行动切实打响开发区“361”行政服务品牌。

     四、深化体制改革,以精干化标准锤炼发展新队伍

    干部队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没有一支拿的出、打得响的高水平干部队伍,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一是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按照“统分结合,以区带街”的原则,实体化运作黄梅街道。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开发区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黄梅街道承担社会管理事务,有效解决区街不分、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等问题。二是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党工委、管委会—局办(中心)两级组织框架,局办(中心)以下仅设立专员,推行扁平化、企业化管理模式。探索打破人才身份限制,构建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干部人事管理机制。中层正职和专员公开竞聘上岗,实现了人力资源的精简配置,人岗相适匹配,充分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加快薪酬制度改革步伐,推动考核由“主观评价”向“量化考评”转变,薪酬管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三是大力推进培训制度改革。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位后,全面启动“5+5”素能提升活动。第一个五,即,选取一个国内先进园区作为对标追赶对象、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解决一项难题、聚焦一项改革创新课题、实现一项创先目标;第二个五,即,各部门深入查找自身不足,深度对标找差,确定年内亟需解决的五个重点问题,以非常的决心、非常的力度向顽瘴痼疾开刀,推动思想再解放、标杆再提升、压力再传导,创新实干,争先进位。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