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经开区三个联动优化创新体系建设 点亮自主技术矩阵

    2021-07-09 11:21
    一、上下联动,高瞻定向拓格局
    1、科学谋划做好开篇。随着《“华东科创谷”建设(2021-2023)惠山经开区行动纲领》的印发,开发区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尖端科技创新走廊的任务放在十四五的开篇。开发区将借力长三角龙头创新优势,依托上海创新成果“原产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各类创新资源,联动“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实现跨区域科技元素资源的政和集聚共享,合力打造尖端科创产业带,形成华东战略新兴产业辐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策源支点”。围绕加速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园区离岸孵化联合体、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等建设,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加快颠覆性、支撑性技术开发,突破制约发展的“卡脖子”技术。
    2、构建体系做好支撑。融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航计划,实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协同,着力构建包容、开放的创新生态环境,形成富有活力紧扣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研究机构、跨国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更细更实。一方面,充分发挥华科大无锡研究院、哈工大颠覆性技术研究院、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江苏中心等一批产研院的技术力量;另一方继续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上海同济大学合作共建同济大学新能源研究院、与上海临港集团合作启动上海临港创新协同中心、与浦东建设合作建成上海芒种离岸孵化中心、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建成新型二维新材料研发平台、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合作建成医疗器械创新驱动发展中心等完成检车一批核心公共技术平台。
    二、点面联动,精准定靶促提升
    1、瞄准揭榜挂帅,解决核心技术难关。聚焦前沿选贤任能,从政府引导出发,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关键难题,张榜公布重大专题,面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揭榜攻关,挂帅的科学家享有组建团队、经费使用、考核分配等自主权,从过去自上而下的“我让你这么做”过渡为自下而上的“我想咱们做”。挖掘企业技术真需求,立足企业实际研发、生产、经营状况,通过科技综合服务平台的共享技术模块,链接需求和供给两端,建立线上企业技术需求张榜、揭榜平台,邀请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同会诊共同攻克企业技术难题,实现创新资源更广泛、更精准、更有效的配置。
    2、瞄准载体平台,建立共性技术联盟。充分发挥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创新纽带作用,推进这些院校与龙头企业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由企业提出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由企业出资开出技术需求榜单,由院校牵头全球创新资源开展联合攻关。龙头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往往是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核心关键,具有产业共性和代表性,是某个细分产业的创新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也能有效推动整体产业链的提升和自主可控。
    三、内外联动,尖端定培夯基础
    1、强化科技金融保障体系。依托科技金融中心的信息港金融中心、荷塘苑金融集聚区两大专业载体平台,构建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股权融资需求的天使、VC、PE、并购等全阶段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整合政和大道金融街等金融资源,积极探索联合外商投资股权合作路径,加速集聚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股权投资机构。深耕区域产业发展,以资本的力量精选“成熟性”项目,聚焦“前沿性”科技,凸显产融集合实现全生命周期陪伴式成长,以更聚焦的细分赛道、更高质量的科技型企业、更高校的投融资对接方式,助力开发区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
    2、优化科技人才引育体系。一是强化人才吸引力,设立中美惠山离岸创新创业平台,中德国际科技创新离岸孵化器、道拉斯哥离岸孵化器、瀚海国际创新港、PNP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等8家离岸平台,主动对接“凤还巢”、“海外精英人才惠山活动周”等大型引智活动,拓展招才引智空间,增强招才引智声势。二是强化人才涵养力,积极推进产、才、城同步打造,启动建设国际人才社区,配套建设人才公园、国际学校,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完善产业、政策、平台、服务“四位一体”人才生态圈,构建起“惠山经开区+科创园区+企业+人才社区”四级全覆盖的人才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人才生活舒心、工作安心、创业专心的“三心”环境。
    3、细化科技企业培优体系。坚持“链长制+链主制”,充分利用资本的催化和杠杆作用,集中资源,集成力量,全力招引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研发机构。坚持“生态主导+行业冠军”,发掘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等隐性冠军,建立创新型高成长领军企业库,健全完善“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分层分类培育机制,加快“未来车”、“智能造”、“蓝天梦”等前瞻布局,护航上汽大通、透平叶片等领军型企业,推动高峰医疗、蓝沛科技、英罗唯森等一批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企业上市和挂牌,形成一批世界级“硬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