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开发区对标新思想 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2019-03-19 10:50
    近年来,溧水开发区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和南京中心城市首位度提升的新机遇,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发展愿景,立足“区域开放经济增长极、现代特色产业集聚区、枢纽经济创新示范片,生态融合创业宜居城”定位,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构建枢纽经济竞争力,厚植对外开放新优势,加速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在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中走在前列。
    一是在塑造优势产业上走在前列。按照特色集群发展的思路,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和临空经济两大“千亿级”产业,壮大电子信息、食品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关联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规模,形成倍增效应。提升开放水平。按照“国际化口岸枢纽、国际化产业体系、国际化会展活动”的要求,坚持以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标准,启动新一轮空港枢纽经济区和空港新城规划,推进机场大通关基地、空港会展小镇等功能性平台建设,深化与德国侨商会、德国隐形冠军协会、德国中小企业协会、以色列亚洲商会合作,全面提升经济外向度,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打造地标产业。紧扣全市4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布局,研究制定产业整体提升规划,在5家整车79家核心配套企业基础上,2019年力争实现产值330亿元以上,进一步擦亮新能源汽车名片;以空港枢纽经济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更大程度发挥“机场大通关、空港会展小镇、省级航空物流园”平台功能,2019年力争实现临空经济营业收入160亿元以上,超前谋划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创建。强化项目招商。围绕“招商突破年”,坚持把项目招引作为“一号工程”来抓,锁定欧美日韩、深港澳台、珠三角等资金技术密集区,精准对接500强企业、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企业,强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高成长性”项目,面向产业运营商、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总部企业攻坚,计划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发挥项目引领。以省、市重大产业项目为重点,全面实施“领导挂钩”、“挂图作战”,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聚焦企业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规划审批、指标空间、用工需求等要素保障力度,建立全周期项目服务体系。重点推进京东、国美、宝能、恒天、长安、西门子等22个省市重大项目、35个区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20亿元以上。
    二是在推动转型升级上走在前列。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加快集成创新能力生成,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创新驱动、平台支撑、人才引领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支持制造企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鼓励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产品换代,推进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全面提升园区智能制造普及率,计划完成企业互联网化提升16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创建17家,新增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4家、规上企业16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研发体系建设,实施创新氛围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企业“小升高”、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等系列行动,促进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培植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加速创新载体建设。依托现有科创和教育资源,加强研发、孵化、加速一体化载体建设,积极搭建电子商务、科技服务、大数据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产业新城科创中心、汇智产业园科创大厦、空港智慧创业园载体功能,力争创建国家级孵化器1个、省级孵化器1个、市级众创空间1个。加快高素质人口集聚。围绕产业重点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大力引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高端创新创业团队,形成人才集聚引领产业集聚、资本集聚、研发集聚的发展态势,计划引进省、市高层次创业人才20人以上,集聚高素质人口1万人以上。
    三是在促进产城融合上走在前列。围绕打造现代化生态园区,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配套与园区产业一体布局、联动发展,增强承载能力,提升对外形象。丰富城市形态。以国际一流标准推进空港新城组团建设,打造南京南部枢纽中心、城市中心。优化“二轴、一心、五片区”功能布局,推进华夏幸福产业新城10平方公里整体开发、建设、运营,团山片区“退二进三”、“三河六岸”片区开发,着力提升城市能级。提高城建品位。紧抓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契机,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城市功能规划,重点推进省道123、246、340、S7轻轨沿线等骨干道路提升改造,形成景观通道;加快空港枢纽机场东片区路网建设,形成无缝对接,直达通关。建设生态园区。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道关口,积极推进“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淘汰低端落后企业,加快建设一批绿色工厂;持续推进“263”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水环境提升、污水管网改造、污染源普查工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积极创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
    四是在发展民生事业上走在前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倡导发展成果共享,持续加大民生社会事业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有效探索社会治理创新,努力建设美好生活示范区。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深化农村集体经济股权改革,支持和壮大村级经济规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新增就业人口2000人以上;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救助等制度,争创省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家。强化公共服务配置。推进开发区小学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社区教育中心与城市职业学校合作共建;推进柘塘中心卫生院异址新建,创建省级卫生村1家、健康社区单位2家,建设省级标准1000平米多功能运动场2处。营造品质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十项行动,高标准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及小区、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完成三山湖公园、沂湖公园周边绿化及配套建设,打造沿湖景观带,提升空港新城核心区景观形象。积极开展市容市貌规范整治与违法建设拆除专项行动,创建城市管理示范单元5处以上。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加强“社会治理一体化”创新研究,优化全要素网格治理探索;积极开展法治开发区、平安开发区创建,加强村(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维护和谐稳定大局,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五是园区综合改革上走在前列。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破除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势、体制机制障碍,为园区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蹚出新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全面实施“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有序推进低端落后与闲置企业退出,计划退出D类企业21家1万余平米,清理厂中厂企业40家8万余平米;扩大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尽快补齐安置房建设短板,真正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在营商环境优化上,大力实施投融资、建设运营、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综合执法等五大类“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不见面审批”、“容缺受理”、“项目代办”服务,全面启动智慧园区平台使用,致力打造营商环境优良、行政审批便捷、公共服务高效的现代化开放园区。在“三项机制”探索上,坚持以管委会改革、总公司改制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完善条线管理、考核激励、选人用人等机制,全面厘清管委会与总公司职责边界,加速推动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
     
    (溧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