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县域经济或将迎来下一个风口

    2021-07-15 11:40
    县域经济在双循环背景下现状与机遇如何?如何通过产业分工协作,顺畅城乡生产、流通、消费链条?县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有哪些机会和路径?
      7月9日,由中国新闻社举办的“国是论坛:双循环视角下的新型县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新网总裁俞岚出席论坛并致辞。多位返乡创业者、专家学者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探讨。
      短视频农产品销路打开了+直播
      贵州德江县返乡创业者丁浪在会上分享,2019年正遇当地特产紫薯需要打开销路,他通过抖音账号拍摄当地村民做紫薯饭的视频,获得1000多万播放量,成功帮农户卖出2万多斤紫薯。
      2020年7月,丁浪参与县里组织的直播带货活动。2小时内帮农户们卖出4000多单,累计销售额超过20万元。
      说起从2015年创业到现在,丁浪最大的收获,就是价值感和被需要的感觉。
      “我们的抖音号能让家乡的美食被更多人喜欢,能帮我们德江县的特产卖向更远的地方,我觉得很自豪。甚至还有四川、香港网友来焕河村看风景,村子成了大山深处的打卡地。”丁浪说。
      在城市定居、从事影视行业多年后,2019年,湖南娄底涟源市龚红玉选择回到家乡,在抖音上通过拍摄乡村美食,曾在一天内卖出30多万元湖南特产藠头,直接把一个藠头厂所有的库存都卖完了。
      除了藠头,还有紫苏酱、酸枣饼……网友们借助抖音慢慢建立了对这些湖南区域性的农特产品的认知度,产品的销量也上来了,当地的农户们有了增收创收的新渠道。
      下一步,龚红玉希望能继续助力家乡的特产进行产业化的种植、生产、推广、售卖。未来,区域化农业产业品牌的发展,需要更多有知识有梦想的年轻人参与。龚红玉的短视频团队已经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10多人,也将在做强自身的同时,助力更多志愿扎根乡村、发展乡村的有志之士,一起帮助区域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卖出价格,卖出品牌。
      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秘诀”是什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以现场分享的返乡创业者龚红玉、丁浪为例,很多受过教育走出大山的“80后”回到家乡,实际上带动了家乡开始从资源驱动转向市场、转向现代经济,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提醒,试水电商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包括文化支撑,不能是简单的盲目探索。
      当丁浪问及是否能将国家级乡村旅游村打造成网红村,例如,通过乡村式体验民宿项目,帮助农民增收是否可行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对这一想法表示了肯定。他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城镇化进程,我国有了将近9亿城市人口,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很大,因此,乡村振兴一定要从这9亿人规模里去找。
      此外,杨开忠认为,推动村子进入更大区域的旅游网络中,应当了解市场、评估市场力,同时,年轻人通过网络征集创意也很重要。
      杨开忠同时提出县域发展数字经济的五条建议:一是发展短视频、直播,并将其从促销产品向战略营销转变,从销售一直到价值链上游的创意形成。二是倡导设立国家县域数字教育培训资金,面向县域全社会开展数字化扫盲培训,在县域特别是乡村中小学开展数字教育,消除和避免数字鸿沟。三是针对县域市场碎片化的特点,探索发展3D打印技术在县域的应用中心。四是建议国家设立县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
      五是针对县域经济地理战略性的要求,创建县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如何能让短视频和直播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建议,要加快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冷链存储、包装、交通、物流、快递等,以此降低供应、生产、经销、消费环节的流通成本,打造产销一条龙的新型县域经济。
      此外,要推动县域的小城镇化,以县城和乡镇为中心,发展“城镇新生活+农村新业态”。马亮直言,吸引年轻人返乡,要让人们不光能够在这里工作,还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在这里扎根。
      发展乡村经济要在农产品加工和产业化方面下功夫
      霍建国表示,农村除了保证粮食生产,也要注意农民致富。“历史的经验是,光靠粮食解决不了致富问题,一定要有农副产品,甚至要有一点简单加工或者产业基础,这是农村发展特别要关注的增长点。”他指出,发展乡村经济,一定要在农产品加工和产业化方面下功夫。
      第二,农村消费环境尚有较大完善空间。霍建国指出,“农民致富之后也需要消费,不同层级消费的档次以及很多商品下乡的路径要畅通,培育农村消费升级的过程很重要。”
      此外,霍建国还指出,实现乡村振兴,还需完善农村公共卫生设施。
       谈到如何完善乡村资源要素链条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政府与市场各守边界、形成合力。姜文来提出,政府和市场是城乡资源要素链条的关键,两者有相同,也有差距,功能各自不同,利益导向也不一样,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非常重要。政府要在城乡资源要素流动链条中定好位,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做好政策制定和监督,同时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扩大农村消费、打造核心品牌有助于县域经济发展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宋洪远强调,扩大农村消费则是发展县域经济一大关键。
      在他看来,扩大农村消费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把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生产与消费对接起来;二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品更新换代,实现数字经济、数字乡村、数字农业;三是要实施农产品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生活性的服务支持政策,推动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满足农村消费升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提出,畅通县域经济“双循环”迫切需要品牌打造;实现特色优势农产品需要品牌打造;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三新”经济需要品牌打造。
      “打造品牌,未来不能完全按照工业标准化来打造”,李国祥说,而是怎样促进乡村县域经济发展,打造农村现代化的品牌,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是要分类分级。总而言之,核心品牌打造是有助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域中小企业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研究员李佐军看来,县域中小企业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对此,他建议:要培育新的意识,找准新的定位,开发新的产品或者服务,制定新的战略,开拓新的市场,培育新的生产要素,立足新的空间,将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放在更大的城市,有利于从更大范围整合资源为己所用。
      此外,要塑造新的品牌,提高附加值,可关注绿色低碳和高科技品牌。同时,探索新的模式,在基础制度方面,包括产权模式、治理模式和盈利模式;在企业风险控制方面,包括管理模式、风控模式、品牌模式等。
      最后,要探索新的管理,在现代双循环格局下,要积极主动探索精细化、特色化、个性化、标杆管理、平台管理等各种新的管理形式。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