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发展规划

    济南市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四大创举

    时间:2021-07-01
    济南市通过抓改革、谋发展、增实力、创特色,加快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加速释放改革红利,积极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一、创新管理体制,实现六个“首次”,夯实“激发活力、转型升级”发展基础。在完成省委明确的17项改革任务基础上,开展六项济南特色改革举措:首次明确对纳入省级考核奖励的开发区,市和区县再按50%比例配套奖励,对年度实际利用外资综合排名全省前10位的,再按100%比例配套奖励;首次将开发区考核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单独归为一个考核单元,考核结果与开发区人员奖励工资挂钩;首次明确开发区工作人员可按有关规定以实际收入缴纳社会保险和职业年金;首次建立刚性淘汰机制,每年度实现3%—5%的人员刚性淘汰,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环境;首次将薪酬激励权下放到基层,薪酬体系更具市场化、更加灵活。首次将国家级高新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市级工业园区进行整合,组建新的莱芜高新区,进一步整合优化全市开发区布局,实现资源聚集和产业聚焦,提振“新旧动能转换南翼”经济发展活力。
    二、创优运营机制,开展两个“首创”,实行“小机构+大平台”模式发展。首创市级运营平台模式,成立市园区发展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利用市园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与各开发区平台公司形成股权关系,探索构建全市开发区市场化运营体系,集中合力增强投融资能力。首创企地共建管理模式,对功能单一、主导产业突出的钢城经济开发区,探索实行企业运营管理开发区试点,由山钢股份和钢城区共建开发区,开发区主任由莱钢集团总经理担任,以山钢股份、莱钢集团、开发区为发起人,组建园区发展投资运营公司,将契合园区发展的相关产业、资源、优质资产注入投资运营公司,强化企地合作共建,实现市场化管理运营。
    三、激发干部活力,做到三个“最大规模”,形成“五湖四海、招贤纳才”用人制度。最大规模进行开发区领导班子选配。开发区原班子成员留任26名,交流34名,从全市行政机关、国有企业选配优秀干部41名到开发区,总交流比例达到74%。最大规模进行开发区领导班子培训。在开发区新任领导班子公示结束后的第一天,立即举办了为期三天的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对59名省级以上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全员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提振士气和信心。最大规模招聘开发区优秀专业人才,通过国家、省、市媒体统一发布招聘公告,为开发区选拔125位优秀专业人才,吸引全国4272人报名,来自清华、北大等“双一流”高校的占17.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34%,还有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和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的高层次人才。
    四、突破发展障碍,做到三个“明确”,铸就“政策引领、聚焦产业”发展格局。明确提出了开发区对外开放、亩产效益、创新驱动、产业集聚等4个方面的任务目标,高标准设定了2023年发展要求。2021年全市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较2020年翻一番,进出口总额增长30%以上;亩产效益目标:2021年开发区亩均税收增长13%以上,投资强度增长23%以上;创新驱动目标:2021年全市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150家以上;产业集聚目标:2021年,开发区“十强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超过70%。明确开发区改革配套政策,相关市直部门以部门文件的形式进一步完善并出台了开发区职能和机构编制、薪酬待遇、财政预算管理、高效审批服务等方面的改革配套政策,为改革任务完成提供了政策支持。明确产业发展定位。聘请世界500强德勤咨询公司,开展“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产业统筹定位研究”,按照全市“十大产业”发展要求,为开发区产业发展“量体裁衣”,实现开发区之间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