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策速递

    天津开发区启动新一轮体制改革

    时间:2019-03-29
    天津开发区启动了新一轮体制改革。作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天津开发区率先试水干部聘任制、进行机构整合重组、施行全员绩效考核,在推动新时期政府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整合资源、探新求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动力,培育新引擎。
    2017年12月6日泰达街挂牌、12月22日中心商务区并入、12月23日新工委班子到位;2018年1月18日“三定”方案出炉、施行干部聘任制度……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在天津开发区落地生根、渐次开花,一套刀刃向内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组合拳”积攒了玉龙过江、猛虎下山的力量,为区域深化改革拉开大幕。
    精简机构提升企业服务能力
    2018年1月18日,开发区“三定”方案确定,“定岗、定编、定责”的组织架构,紧扣经济发展功能,突出明确了开发区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紧扣经济发展功能,突出精简高效的大部制特点,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脉动。
    按照大部制、扁平化的原则,打造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工作高效、服务一流的优秀队伍,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根据方案,开发区工委管委会共设机构31个,其中工委、管委会本身实际机构数为22个,园区管理机构9个,与整合前机构数量相比减少了7个;工委管委会行政部门编制375个,人均服务企业数量454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体制改革打破了传统行政机构条块分割、对应上级为主的机构设置惯性思维,立足提高招商引资、企业服务能力,专门成立商务局、投资促进局、智能制造产业促进局、新经济促进局、贸易促进局、科技和工业创新局、金融服务局7个招商局,突出新经济、新产业、新动能,突显产业转型、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方向。 “机构更加精简,服务更加高效,区域活力才能提升。将大部制、经济发展功能与运行效率放在突出位置,这本身就走在同级别开发区的队伍前列。”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造更为灵活的用人体制
    打破干部“终身制”,建立全员聘任、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人事制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今年年初,天津开发区分别制定出台干部聘任制方案与绩效工资发放方案,激荡公职人员队伍的“一池春水”,推动干部员工队伍向高素质、专业化更上一层楼。
    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发区结合原中心商务区并入后干部队伍新特点,坚持‘以事定岗、以岗择人、人岗相适’原则,以选出好干部为目标,打造更为灵活高效的干部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干部不再是‘能上不能下’,而是三年为一个聘期,如果不担当不作为,甚至连三年都难坐稳,以此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合理流动,最大限度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此次竞聘成功的75名处级领导干部中,“80后”干部5名,“70后”干部41名,平均年龄比之前下降了2岁,一批更有干事创业能力、更有利于整个区域未来发展的干部被选拔上来。
    全员绩效考核激发内生动力
    与干部聘任方案“并驾齐驱”的是绩效工资发放方案。方案树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鼓励先进的鲜明导向,突出绩效评价功能,建立更具激励作用的考核机制。将新区明确的考核指标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到内部各局室,并根据各局室自身特点适当侧重;分别制定招商系统和其他辅助系统的内部考核指标体系、评价办法,将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及每个员工的薪酬挂钩;实行“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薪酬体制,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从考核激励角度推动形成创新竞进、拼搏有为的浓厚氛围。
    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发区本身就是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产物。通过机构的改革、重组、再造,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再造,把优秀的、能力强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干部选拔出来,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有所作为。这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又是一个改革开放再出发、强身躯健体魄的过程。”
    (天津开发区网站)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