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策速递

    苏州高新区何以成为医疗器械产业高地

    时间:2022-03-31

    作为江苏省“一区一产业”惟一重点支持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区域,10多年来,苏州高新区聚焦构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最优生态圈,每月、每周都在上演医疗器械发展新的故事。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何以发展壮大,其崛起的密码是什么?

      这个集群长啥样

      谈起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曾任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等职务的退休老干部钮跃鸣颇有感触,他亲历了产业从萌芽、成长到壮大的过程。

      钮跃鸣介绍说,早在2005年前后,苏州高新区领导班子就认识到,医疗器械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起步较晚,国内医院的医疗设备很多都依赖进口。为抢抓医疗器械发展风口,满足国内医疗器械需求,苏州高新区将医疗器械作为重点发展产业。

      2017年12月,江苏省科技厅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一战略产业”意见》,苏州高新区被列为该省惟一重点支持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国家高新区。

      2008年,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落户苏州高新区,为园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曙光。

      “从一开始,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就确定以应用开发为重点,孵化医疗器械企业。”钮跃鸣说,随后几年,苏州高新区着重在医疗器械领域招商和人才引进。

      目前,苏州高新区已集聚400多家医疗器械相关企业,拥有各类专利近2000项,从业人员超万人,产业年产值连续多年保持30%的增长速度,2020年年产值达200亿元。

      发展医疗器械产业,苏州高新区有底气,更有信心:提出力争3年内集聚医疗器械企业数量1000家,产业产值规模达800亿元。“‘十四五’期间,高新区要上下聚力,推动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向千亿级迈进,加快形成世界一流的产业集群。”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虎丘区委书记毛伟表示。

      大院大所带动创新“组团跑”

      一边探索,一边发展。结盟大院大所,让着力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苏州高新区,尝到了甜头。

      2006年,苏州高新区引进第一家大院大所中国兵器214所。2008年,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落户苏州高新区,而后两家院所跨领域合作,使多项重大医疗器械装备实现了源头技术自主可控。

      10多年来,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先后完成流式细胞仪等多项医疗仪器产品工程化及其成果转移转化,已成功孵化项目公司59家,获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是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培育出的“优等生”。该公司研发出了全国第一流的管式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和试剂,以及适用于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长光华医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球体外诊断领域十大公司之一的法国生物梅里埃集团入股。生物梅里埃集团落户苏州高新区后,又拓展新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基地,一期投资4.6亿元。

      这样的组队奔跑故事,在苏州高新区一遍遍上演。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先后引进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等100余家大院大所和研发机构,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为医疗器械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源头”。

      产业园孕育科创“生力军”

      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创新载体的孵化支撑。2009年,苏州高新区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共建全国首家专业型特色载体——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由此,开启了该区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的春天。

      瑞派宁是产业园孵化的首批企业之一,该企业研发的“一种闪烁脉冲的数字化方法”,打破了实际的脉冲物理模型和脉冲特征难以精确描述的瓶颈,该项技术获得2021年中国专利奖金奖。

      像瑞派宁一样,选择扎根在苏州高新区发展的医疗器械企业比比皆是。目前,产业园内已集聚700多家企业,成为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腾飞的重要引擎。得益于产业的飞速发展,占地152亩的产业园4期创新基地已于2021年四季度开工,产业园5期已开始超前规划。

      “我们将以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医疗器械加速器等为核心载体,以高新区各地的特色医疗器械产业载体为支撑,形成‘一核多园’的产业空间布局。”苏州高新区科创局局长李伟说。

      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2021年以来,医达极星医疗完成了1.5亿美元融资,莱诺医疗连续完成了C、D轮融资超1亿美元,心擎医疗完成了超1亿元的B轮融资……

      这些资本的涌入,是苏州高新区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引进知名头部资本的成果。目前,苏州高新区近百家医疗器械企业已从知名头部资本融资超100亿元。

      为了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近年来,苏州高新区设立第一流医疗器械产业基金“蓄水池”,集聚各类投资机构80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超1000亿元,具备了较完善的产业金融生态。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高新贷”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在全国首创专门针对医疗器械行业的科技信贷产品“融医贷”;成立了总规模达100亿元的医疗器械母基金、15亿元的大健康产业基金。

      “我们最真切地感受到了‘雪中送炭’式精准金融服务。”微至(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禹希2015年到苏州高新区创业,从事微创外科手术器械研发。

      “2020年,由于处在初创期几乎没有销售额,因而资金压力非常大。”刘禹希说,关键时刻,苏州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贷”产品让该公司获得了500万元的授信额,目前其腹腔镜组织悬吊系统产品已顺利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