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策速递

    【新华时论】“高企摘牌”擦亮“创新招牌”

    时间:2021-07-15
    7月13日报道,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399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被取消,涉及13个省市。我省取消了220家企业“高企”资格,是近7年来摘牌力度最大的一次,其中不乏一批知名企业,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220家“高企”被摘牌,显示出我省在高新技术企业监管上动真格、硬碰硬的决心和力度。客观来说,“高企”资格并非终身制,有进有出、吐故纳新,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再者,我省经济体量大,“高企”数量多,出现部分不合格企业也属正常。但也要看到,随着我省近年来认定“高企”数量的快速增长,充斥其中的一些“资质水分”或“数据泡沫”,尚待进一步规范和整治。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也是壮大新兴产业、助力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对企业来说,“高企”资格如同一块诱人的“名牌”,除了认定补助、研发补助、税收优惠等显性“利好”,还有不少隐性的政策倾斜,推动着最优质的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其集聚。种种利益刺激之下,一些原本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也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想方设法“包装升级”成高新技术企业。当然,对地方来说,也乐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比重增大。此番高企“摘牌”,摘掉的部分企业就是这类“打擦边球”或“滥竽充数”者。
     “高企”摘牌,并非坏事。“摘牌”,意味着“高企”牌子不再一劳永逸,不再高枕无忧,摘掉“掺水”“凑数”的牌子,维护的是“高企”这块“金字招牌”的分量和成色,提升的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政策效能。对企业来说,或许暂时失去了可观的利益或环绕头顶的“光环”,但长远来看利大于弊。要看到,“高企”的牌子也并非个个适用。一些企业自查自纠主动要求摘牌,也说明名不副实的牌子及其造成的人力、物力等投入,也可能会成为发展的隐形枷锁或沉没成本。况且,“摘牌”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被“摘牌”的企业,若想再度“复牌”,并非没有可能。聚焦问题、精准发力,把“摘牌”的痛点转化为“创新”的起点,也是“高企”认定政策导向功能的另一种体现。
     “摘牌”警示我们,让“高企”招牌名副其实,不仅要追求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不仅要在“升级”上下功夫,还要在“保级”上做文章。对应“高企”及潜在“高企”数量的快速增长,相关监管也要水涨船高。比如,对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比重、新增自主知识产权数、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等重要指标,“从严不从宽”,务必严格落实相关规定;比如,将“监管”环节前移,在申报环节就采用材料审查辅以现场审核的方式,避免书面描述和实际技术研发应用之间的“脱节”,等等。
     “摘牌”过后,如何吸引、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再度引发人们思考。对相关部门来说,在积极介入“高企”培育前期的基础性工作的同时,还应利用相关研发机构或创新载体,使其成为繁育高企的沃土。发挥好政策撬动力,健全完善遴选、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体制机制,分层次、分领域、分阶段精准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以良好的创新生态造就一片富饶丰美的“创新森林”,才能使得一批批“高企”后备军能够拔地而起、根深叶茂。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