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策速递

    国家高新区展现高质量发展韧性

    时间:2020-08-11
    2020年7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1991年的《国务院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之后,30年来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的国家高新区主题文件。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进一步加速变局演化的大背景下,《意见》的发布,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集中反映了国家高新区在大变局情势下战略位势的上升。正如30年前,国家高新区作为把握科技革命机遇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举措。30年后,国家高新区又一次作为破局之策,站到了台前,站到了冲锋的位置,代表国家去应变、应考和应战。当前变化前所未见,挑战前所未有。这一次,国家高新区能否又一次不辱使命?
    上半年报数据透视:高新区不辱使命
      随着一些国家高新区陆续公布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关于能否经受考验,逆势突围,国家高新区用强劲的增长,给出了漂亮的回答。10.5%(西安高新区)、7%(成都高新区、杭州高新区)。如果不加上时间,很难相信这是在疫情重创全球经济,美国全面打压中国形势下的数据。不仅是个别园区,国家高新区的整体表现也令人振奋。在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吹风会上,徐南平部长重点提到国家高新区的两个指标:营业收入和工业总产值。这两个指标今年5月份相比去年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徐南平部长认为,从这两个“两位数增长”可以看出国家高新区的抗风险能力。
      实际上,国家高新区抗风险能力的背后,是高新区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所表现出的经济韧性。正是由于高新区30年多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区内培育形成了高质量的创新体系、产业体系、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才在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严峻形势下,交出了与众不同,振奋人心的答卷。换而言之,2020年就是一场以高质量发展为题的大考。在这场大考中取得的增长,最具“含金量”,也最具“高质量”。
    逆势增长,国家高新区的底气在哪?
      整体分析来看,国家高新区之所以能够取得逆势增长、逆势翻盘的发展成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国家高新区在推动复工复产上卓有成效。在2020年4月,全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工作重心从疫情防控转向复工复产与防控并重的条件下,谁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复工企业在用人、物流、资金等方面的问题,让企业恢复生产,谁就能够恢复增长,并且有机会获得来自其它地区转移的订单需求,实现更大的增长。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国家高新区表现出强大的行动力、组织力和专业性。西安高新区保障三星电子在疫情期间不停工,并重建了国际物流通道;成都高新区在短短2个月内就帮助区内电子信息企业用工从几万人增加到十几万人。在推动复工复产方面,国家高新区不仅拥有强大的执行力,还表现出开放的思维和灵活的手段,诸如一码通等举措,都首先源自国家高新区的创造。
      第二,国家高新区享受了数字经济爆发的增长红利。本次疫情客观上起到了助推经济社会活动从线下到线上迁移的作用。不仅在短期促进了直播、网上零售、网络办公等线上业态的爆发式增长,从长期来看,将加速经济社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锁定自动化、无人化、线上化的长期趋势。国家高新区是我国数字产业的高地,数字经济的龙头企业都集聚在国家高新区(以杭州高新区为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80%)。因此,国家高新区享受了本次疫情创造的数字经济增长红利。软件与信息服务、网络零售、以及人工智能等产业板块,都成为支撑高新区逆势增长的关键力量。
      第三,国家高新区的高科技产业拥有难以替代的竞争力。国家高新区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不仅深度嵌入国际高科技产业链体系,也拥有核心技术和强大的自主创新实力。中国的企业的产品不仅物美价廉,而且难以替代。这一点,在美国的打压和疫情的冲击下,反而更加凸显出来。虽然疫情在全球的持续蔓延造成需求的整体萎缩,但从生产结构来看,国家高新区的高科技企业反而承接了更多的订单。美国采取的打压政策,也帮助众多国家高新区内的“备胎”企业转正。西安高新区的许多硬科技企业,借此机会,实现了进口替代,反而给高新区留住了更多利润,带来了更多的增长。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在加速演化。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我国国家高新区用“风景这边独好”的表现,集中体现了中国的经济韧性、产业实力、创新能力和制度优势。随着《意见》的发布,国家高新区将面向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国家使命,继续高擎火炬,攻坚克难,不辱使命!
       (来源:CHRC高新区研究中心)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