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开发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发展报告

    时间:2020-04-14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按照 “背靠宁镇扬,融入苏锡常”的丹阳新发展思路,打造推进丹阳经济开发区东部园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对于丹阳做强制造业、开发区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军民融合产业园发展现状
    航空航天产业园是丹阳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的“十大产业园区”和镇江市重要的“三集”园区之一。
    2011年10月,军民融合式发展示范区由时任空军司令员许其亮和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揭牌成立。2013年,丹阳经济开发区与吕城镇合作共建航空航天产业园,经过6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合金产业为核心的“一区多园”良好发展态势,是丹阳市重点园区之一。园区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分为开发区和吕城两个片区开发建设。一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位于沪宁高速以北,葛丹路以西的北部工业集中区,由丹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导建设,主要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航空航天铝合金、高分子复合材料等产业为主导。二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位于常州奔牛机场以西,沪宁高速、沪宁铁路中间区域,由开发区管委会与吕城镇政府合作共建,主要以高温合金材料、焊接材料、航空零部件产业为主导。
    园区现有恒神碳纤维、大力神铝业、彤明高科、奇一科技图南合金、立新焊接、鼎泰工程等众多核心企业,涵盖高温合金、机械加工等多个行业,其中以高温合金为特色产业。2018年度,园区内企业实现销售超25亿元,产业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园区拥有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2家,长江学者等5名高层次人才、4名“金山英才”、7名“丹凤朝阳”人才,先后获得“江苏省军民融合式发展示范区”、“江苏省高性能合金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首批科技特色产业园区”、“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等称号。
    二、新材料(高温合金)行业前景分析
    高温合金凭借优异的抗氧化和抗热腐蚀性,是制造航空航天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关键材料,也是大型发电设备如工业燃气轮机、氦气轮机、烟气轮机、火力发电机等动力装置的核心材料。“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启动实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突破“两机”关键技术,推动大型客机发动机、先进直升机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等产品研制。随着国产发动机、燃气轮机的断发展,高温合金产业也必将引来重大发展机遇。该领域的参与者包括大型钢企,如钢研高纳、抚顺特钢等;以及各高温合金研究院所,如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主要区别在于大型钢企主要生产较大批量技术含量较低的通用性产品,航材院等研究所致力于小批量,高技术含量的复杂产品。目前,大型钢企和高温合金研究所的合作愈加紧密,行业格局朝产研一体化发展。
    就军工高温合金而言,未来15~20年,随着航空航天的发展,涡轮机需求温度超过了高温合金的服役温度上限,目前,尖端航空航天中,部分涡轮机燃烧室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复合材料,单晶叶片、粉末涡轮盘必然要取代传统锻造高温合金。且军工年高温合金订货量总计约在2000吨左右,产值不到10亿,市场体量比较小。
    就工业品高温合金而言,随着技术进步,传统耐热钢必然也会被高温合金取代。比较典型的是核电、超超临界发电,垃圾焚烧,高温模具等等,比如装备美军的M1主战坦克涡轮发动机已逐步采用高温合金材料铸造。再比如吕城合金行业主流的镍基合金和铁镍基合金,未来将在石化行业有较为明显的增长。
    就合金行业整体来看,高强钢、铝镁合金、碳纤维等强度高、密度低的材料随着我国汽车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量越来越大,且目前国内民用合金尚属空白,合金与小家电、民用工具等结合还不够紧密。
    三、开发区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的优势
    一是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园区企业主要以高温合金新材料行业为主,拥有恒神、图南、立新、龙鑫等军工企业,70余家高温合金类新材料企业,产品涵盖21个合金类元素,与南航、北航等50余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联系。2018年合金行业协会20家企业销售合计14.83亿元,同比增长45.62%。已经在陆海空和核电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海”指立新焊丝焊条,“陆”指鼎泰高铁刹车盘,“空”指图南合金涡轮叶片,“核电”指的是龙鑫合金安全止振组件。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规划中的军民融合产业园与常州空港产业园毗邻,拥有沪宁高速、312国道、357省道、大运河和常州机场等陆海空基础。目前,全市乃至全省的园区基本趋于饱和,但军民融合产业园还拥有6km²(9000余亩)的土地储备,且与常州空港产业园无缝对接,能形成近12km²(20000亩)的产业园区规模。在常州空港产业园的具体规划中,亦有将军民融合产业园作为功能衔接去的规划考虑。
    三是成本优势比较明显。作为沪宁线上土地亩均价格最低、人力资源成本最低的“洼地”,在十分方便的交通区位优势助力下,新项目落户发展的门槛更低,成长压力更小,对轻资产的研发型企业、成长型企业更友好。
    四、园区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回顾园区的发展历程,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应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无论是区镇共建的模式、企业入园的政策,还是园区的管理运行体制机制,都没有很好的固化下来,导致在项目引进和服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效率不高、悬而不决的情况。二是园区成熟度还不够高。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配套上,资金配比投入不足,建设步伐缓慢;在土地资源要素上,整合力度不够,承载项目能力有限;在招引项目上,扶持力度不大,可用办法不多,导致难以吸引“高、精、尖”的重大项目落户。三是运营管理还不够专业。园区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从区镇相关部门调配兼职,缺乏懂规划、善策划、熟产业、会金融的较高专业素养的运营管理及招商人才,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和资本运作团队。四是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园区新兴产业高温合金和轨道交通总体规模较小,上下游配套不成熟,企业多是从事材料、部件生产,缺乏装备制造生产企业,未形成完善产业链,对如何实现“卡位”式发展办法手段不多,未形成常态化、高效率的园区发展运转机制。
    五、园区下阶段发展打算
    在理顺体制机制上:
    体制上,借鉴地区先进做法,参考“眼镜小镇”成功经验,构建适合市场发展的灵活机制。由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从市级层面通盘考虑园区打造推进,强力推动资金、资源的有效调度和配置,举全市之力实现园区迅速成长。设立相应招商引资、项目对接、工程推进、后勤服务等部门,积聚力量服务企业发展。针对园区不同功能区划,树立市场化运作理念,采取公司化运作模式,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园区规划整体框架下,积极与大平台、大资本对接,适时引入金融服务机构、社会资本等共同参与园区建设,探索构建相应融资平台,尽快实现由“政府投入”的成长期园区,转变为“自给自足”的成熟期园区。
    机制上,立足灵活的体制构建高效的机制,凝聚园区各服务部门、各平台载体力量,协同相关主管部门,形成一心一意助推发展的良好氛围,和“交办落实反馈”的良好机制,全力推动园区企业良性发展。出台政策,建立相应考核机制,督促各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园区发展任务,明确企业服务职责边界,划定项目推进时间路径。探索将助推园区发展纳入年度高质量考核指标,激发相关部门条线服务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各有关部门切实把服务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将“高效快捷的企业服务”打造成园区的名片与品牌,依靠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项目入驻园区。
    在园区打造推进上:
    一是以更高起点规划园区蓝图。站在区位的高度和全产业链的高度,长远谋划园区发展的定位和方向。践行“一区多园”的理念,进一步合理分区、优化布局,着力提升园区各类功能载体的使用效能,推动平台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中心、特色小镇等在园区内的有机融合,打好产城融合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步,按照既有规划。军民融合示范启动区东临常州机场油库,南至沪宁城际铁路,西至安基村,北至向阳河,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完成规划需拆西符2个自然村共100户,拆迁面积约25000平方米(按照250平方米/户计算),安置费约1.25亿元(按照5000元/平方米计算)。第二步,向西延伸,连接轨道交通产业园。东临常州机场油库,南至沪宁城际铁路,西至永丰河,北至向阳河,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完成规划需拆西符、中心村5个自然村共255户,拆迁面积约63750平方米(按照250平方米/户计算),安置费约3.18亿元(按照5000元/平方米计算)。第三步,向北延伸,全面对接常州空港产业园。东临黄庄村,南至机场护场河,西至泰定北路,北至高速公路,规划面积新增2平方公里。完成规划需拆花龙、蔡塔6个自然村共349户,拆迁面积约87250平方米(按照250平方米/户计算),安置费约4.36亿元(按照5000元/平方米计算)。
    二是以更高标准推进园区建设。
    围绕“筑巢引凤”,在园区建设上下硬功夫,在园区建设理念上坚持绿色低碳、节能高效。按照园区功能,系统谋划重点设施建设位置、园内路网交通布局,实现土地、资金、基础设施等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在现有基础提升上聚焦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进一步深挖潜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针对当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制定提升总体规划,统筹资金,有计划地推进各项基建工作,以钉钉子精神,努力打造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的一流园区,以一流园区吸引一流项目。在园区长远发展上着眼储备充分、基础扎实。围绕全产业链布局,提前完成土地调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准备工作,超前落实污水处理、变电设备等重点配套的建设工作,为大项目、重点项目迅速落地打好基础。
    三是以更高定位招引优质项目。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持续把项目招引作为助推园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招商队伍。由经发局、商务局等牵头,围绕新材料领域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定期开展相关研讨培训,提高项目对接效率和招商专业化水平。完善科学合理的项目准入机制。紧紧围绕园区定位、行业发展规律、环境承载容量、全市产业布局等方面,统筹考虑,进一步协同各方力量,完善项目准入、落地相关机制,力求通过科学合理的准入门槛,提升落地项目质量,提高园区整体质态。践行“飞地经济”理念,新引进项目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考虑,确保新材料项目、军民融合项目落户园区,逐步形成产业链集聚、行业集聚的发展质态。
    四是以更高效能优化园区服务。围绕企业落户、发展的难点和痛点开展针对性服务。在政策扶持上,积极与中央、省主管部门对接,收集、整理、学习现有优惠政策,及时为企业提供最新“政策包”。在项目落地上,针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体量项目,采取制度规范的手段,针对体量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重点项目,采取“一企一议”制度,加快落户节奏,节约时间、降低成本、优化服务、提升效能,及时解决项目落地难题,为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在企业发展上,建立全方位、系统化的“保姆式”服务体系,派驻项目督导员,推广“企业经纪人”,“一企一档”建立企业发展问题清单、需求清单,定期整理共性问题,向相关部门反馈;梳理个性问题,组织部门会商予以解决。围绕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建立金融服务、人才交流、品牌推广、安全环保、科技项目申报等一系列服务平台,进一步减轻企业发展压力,确保企业能够专心致志创新技术、心无旁骛优化工艺,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