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动态

    宜兴环科园推动实施“第三方治理”的探索和实

    时间:2020-04-08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我国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新时代,绿色环保产业面临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作为唯一以环保产业为发展特色的国家高新区,宜兴环科园致力把招引和壮大绿色环保产业作为主导战略,提升环科园的环保集中度行业贡献度;致力把探索和推动环保组织方式的变革作为使命担当,为正在全面推开的第三方治理提供有社会公信力、有系统解决能力的治理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高新区的正能量。
    一、构建新模式,打造环境治理新体系
    随着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第三方治理的意见》出台,环境第三方治理正在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机遇。环科园提出“环境医院”模式,就是旨在改变环境治理乱象,探求一条符合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的环境治理服务之路。“中宜环境医院”的组织构建,正好为第三方治理提供了一个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目前正在推进五大平台的构建:
    1、构建生态环境诊析平台。依托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及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联合美国NH公司以及国家环境大数据平台,着力构建科学研究基础实验室、创新研究所、成果验证研究所“三位一体”的大数据生态环境污染物全谱诊析平台,为区域环境问题出“体检报告”,科学诊断污染因子,建立动态数据模型。
    2、搭建绿色金融资本平台。借力国家绿色金融示范区创建,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调结构、转方式、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产品,运作好环保产业专项基金和金融支撑平台。针对环保企业特点,在园区高质量发展政策中突出对企业在融资租赁、装备贴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结合环境医院建设,遴选一批有情怀、有素质、有核心技术、有实力的优质主体,通过政企联合,选定专业风控管理团队,成立封闭运作平台,为缺资金、有项目的成长型公司,提供政府背书和融资支撑,帮助以环保装备制造为主的企业向运营服务转型。
    3、构建产业标准化体系。推进省环保产业集群标准化试点工作,建成中国生态环保装备标准化特色示范基地,遴选15-20家标准化、模块化制造的装备公司,联合产业基金重点扶持,把技术和专利转化为标准化产品。逐步建立起环保装备标准全过程控制体系,形成高质量的环保装备标准化制造产业链。
    4、打造装备智能制造及集采平台。发挥宜兴环保装备制造优势,构建智能化、定制化、标准化制造新业态。建设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协会与国合基地智能制造平台、鹏鹞智能制造园、三强环保智能化产线等一批智能制造平台。成立宜兴环保集采供应链公司,打造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的全链集采平台,链接需方--环保大公司、大集团的采购和供方--宜兴的制造平台的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环保装备,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建设环保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环保技术装备创新中心既是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环境医院大体系的核心区和发动机。以南京大学宜兴环保产业研究院为基础,整合全园所有产学研资源,围绕环境治理的“诊、疗、养”需求,环科园着力强“内功”,设立以信息库、专家库、技术库、资金池、企业池和优秀专科产业联盟为内容的“三库两池一联盟”,构建新技术信息、设计研发、标准化制造、工程化、检验检测、投融资管理等“九个专业平台”,为环境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进行体系和能力建设。
    二、集成做示范,打造第三方治理新样板
    本着“环境医院、示范先行”初衷,中宜环境医院在加强练好内功、建好核心的同时,围绕“行业急需、彰显优势”示范要求,以市场化方式启动了一批环保治理项目示范,将集聚集成的优势技术、优势装备和领先方案体现在具体案例上、显示在实时监测数据中。先后建成了未来概念水厂、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黑臭水体治理等示范场景,初步形成了“农村环境管家”治理标准和管理体系。
    1. 面向未来30年污水治理前瞻课题,实施了未来概念水厂示范。作为国内第一家面向未来的污水资源化概念水厂,经由院士团队倡议、国内外专业机构多方论证设计。该项目设计日处理能力2万吨,重点建设污水处理技术示范厂、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心、生产型研发中心以及国际技术交流中心等,以“水质永续、能源回收、资源循环、环境友好”为追求,将示范太湖流域未来可推广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带动太湖流域水处理技术的升级和发展理念的改变。同时,还将建设以污水厂为核心融合和延伸园林景观、都市农业为一体的城市生态综合体。
    2. 针对黑臭水体修复,打造了林家南河水环境治理示范,推出了标准版环境管家服务。今年上半年建成,打造了一个小流域的示范案例。以单元控制、系统平衡为原则,采用水生态岛屿潜流湿地、分散式污水处理等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系统治理等11项先进技术和工法,实现水固两循环的同时,使曾经劣V类黑臭水体变成了当前稳定在地表三类水及以上。项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媒体和行业的高度重视和良好反响。
    3. 针对垃圾分类新时尚,构建了垃圾分类小循环示范案例,率先建成了餐厨垃圾处理示范点。目前,采用高温好氧发酵技术、规模为200kg/d园区餐厨垃圾资源化示范项目,已经建成,并顺利运行,与之配套的管理和考核文本编制完成。
    4. 针对农村畜禽粪便污染处理,实施了田园牧歌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在湖北枝江启动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及动田园牧歌(枝江)城乡环境综合体建设,随后又在河北遂平复制实施,总用地130亩。该项目集成日本炭化技术、韩国好氧发酵技术与日本欧姆龙智慧农业等大数据技术,融合枝江畜禽、农村秸秆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农村环境整治与智慧农业、乡村振兴等主题为一体,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了“资源化中心、智慧农业、智慧环境、培训实践”完美结合。
    三、致力“走出去”,服务第三方治理需求
    1、完善了“环境医院”建设的大体系。从产业端看,从前端技术引进、产业培育、装备提升、方案优化,围绕全产业链集成重新,形成强链补链的绿色产业新格局;从服务端看,重点是“走出去”,把围绕环境医院诊、疗、养一体化、全流程的技术集成和能力储备,以成套化、系统化的方式输出去,围绕区域治理、流域治理需求输出适配的定制方案,治理政府痛点,解决环境问题,实现治理效果的可持续。
    2、形成了“走出去”共建模式。环科园围绕“环境医院”理念,成立了区域环境中心,组建了环保产业集团,进一步凝聚和扩大特色专科队伍,大力倡导以“效果为导向”系统治理机制,率先在理念高度一致的环境区域和地方政府,实施环保服务先行策略,围绕区域环境治理的急症、政府环境痛点,积极问诊把脉,拿出治理方案,指导解决问题,凝练了“一把手重视、信奉技术为王、支持合理付费”合作对象的选择标准,形成了“专科切入、示范引领、流程规范、综合施治”区域合作共建模式,并采用“园院合一”方式为环境医院“走出去”打开全新空间。目前,已在四川武胜、江苏沛县等五个区域或县市实现了共建模式。
    3、推动了一批区域治理示范。在“园院合一”共建机制下,区域环境中心急合作区域之所急,围绕环境巡察中发现的问题整改和环境短板,发挥专业水准和职业精神,化问题导向为项目指引,落实了一批专科示范项目,带领一批专科优势企业进入当地环保治理市场。当年落地实施水体修复、市政污水专科示范项目6个,累计工程规模达6.6亿。
     (宜兴环科园党政办公室)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