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聚焦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目标 “十四五”外资工作路径更清晰

    时间:2021-08-02
     “十三五”时期,中国利用外资成绩不俗,从2015年1356亿美元增至2020年1493亿美元,位居全球前列。与此同时,外商投资法出台,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施,我国在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提升。
    《“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给外资工作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展望2035年,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着力优结构、提质量,提升引资综合竞争优势,以高水平开放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成为下一个五年外资工作的重点。如何考量利用外资的水平?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又有哪些途径?   
    对于这些广受关注的问题,规划从“扩健推优”四个维度给出了答案。
    扩大准入领域 激起新的发展活力
    中国开放的决心有多大?一直是外国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不论是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里的“减法”,还是投资鼓励目录中的“加法”,都展示着中国开放的诚意和决心。可以预见,“十四五”期间,扩大外商投资准入领域将继续成为中国坚定开放的又一佐证。
    规划外资章将“扩大外商投资准入领域”列为第一小节,提出将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包括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推动重点领域开放,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相关业务开放,深入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条件;完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支持外资加大中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传统制造转型升级、现代服务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投资,支持外资企业设立全球和区域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引导外资积极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甚至进一步放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条件,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利用外资渠道,还可以通过吸引战略投资,把流动的国外资本通过战略投资变为长期投资,有利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扩大外商投资准入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在准入领域、准营范围、股比限制等方面的放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引资环境,坚定外资企业对中国扩大开放的信心,吸引更多优质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投资,推动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中国利用外资质量,促进中国通过开放激发新的发展活力。
     “扩大外资准入有利于推动外资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有利于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张威表示,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和产业配套的持续提升,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也在发生变化,更多地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向高技术制造业。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特别是聚焦于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开放,将吸引外资制造业结构更加优化,推动服务业扩大利用外资,促进全球创新要素加速集聚,补足中国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短板不足,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通过继续降低外商投资准入限制,中国展示了持续扩大开放和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决心,在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投资机会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外资企业在华长期发展的信心。在稳定现有外资存量的同时,通过对部分领域明确合法进入,将有利于吸引全球跨国公司和优质外资来华投资,并带来新的外商投资增量,稳定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
    中国持续压减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放宽的重点领域准入门槛,将有利于推动中国监管部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准入后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透明度,加快提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使外资能够在华安心发展,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健全管理体制 稳定外商发展信心
    要让外资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在扩大外商投资准入领域的同时,健全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也尤为重要。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需要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张威在采访时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健全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应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  
    一是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是中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十四五”期间,要围绕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准入限制措施,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非禁即入”,确保实现负面清单以外的市场准入内外资一致。
    二是完善外商投资管理法律制度。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是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为保障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全面落实,要推动各地加快清理、修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中与外商投资法不一致的条款,不断完善相关制度。
    三是完善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是深化外商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规范外商投资管理的重要举措。目前,在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部分地方信息报送系统不完善、信息报送不及时、准确率不高等问题。“十四五”期间,要推动各地完善外商投资信息报送系统,优化信息报送流程,提高外商投资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此次规划也要求,加快完善新型外资管理体制,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健全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同时,要健全配套管理制度,深入开展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法规文件“立改废”,不断完善与外商投资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巩固和落实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成果。
     推进绿色创新 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加快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打造绿色园区。”“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引进主导产业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探索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试点。”……从规划中可以看出,“十四五”期间,开放创新、绿色发展将成为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的关键词。
    不仅如此,规划还指出,围绕国家级经开区的创新提升,要加快推广产业链“链长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研发、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国家级经开区相关产业从东部地区积极有序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
    在新发展格局下,队伍壮大至230个的国家级经开区,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建设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又要服务“双碳”目标,为绿色中国贡献力量。在张威看来,“十四五”期间,国家级经开区的发展定位之一,就是做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而加快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绿色发展,对其吸引外商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创新提升引资水平。国家级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额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是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吸收外资的重要聚集地。国家级经开区通过开放创新,拓展利用外资方式,强化项目带动,加快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财务、结算等功能性机构,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张威分析道,科技创新强化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国家级经开区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可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加速集聚和有效供给,通过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强上下游产业布局规划,可形成区内完整产业配套生态体系和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企业进入,实现高质量发展。
    她还表示,制度创新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国家级经开区加快自身管理体制创新,坚持市场化运作,实现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优良营商环境,将吸引更多外商投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
    作为能源消耗、工业生产活动的高度集中区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上责任重大。今年上半年,不少国家级经开区已提高紧迫性,开展碳排查,摸清家底,科学制定目标,编制路线图,完善管理机制,开展减排行动,在能源生产和消费、工业、建筑、交通、技术等重点行业领域,严控新增产能,扩大氢能、天然气等新能源利用,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用科技创新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张威在采访中直言,规划中提及的绿色发展有利于“双碳”目标实现。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共识的背景下,国家级经开区应通过对区内产业结构适当调整,引导更多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等方面领先企业入驻,推动外资企业提高研发水平,使其成为低碳循环经济的引领者、见证者。同时,通过开展经贸领域节能环保国际合作,推动内外资企业在绿色发展领域实现协同共赢。
    优化营商环境 构建完善服务体系
     “十三五”期间,通过不懈的努力,中国在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排名实现大幅跃升,2019年已升到第31位。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落实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开展配套规章的“立改废”,推动“放管服”改革,落实好外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加大外商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持续推动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使外资在中国有更好的环境、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收获,也是近年来商务部为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一直努力的政策方向。
     “十四五”时期,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仍是稳住外资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此,规划强调,要以规则公开透明、监管公平公正、服务便利高效、依法保护权益为着力点,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营造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推动保障外资企业平等享受财税等政策,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完善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推动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依法平等保护外资企业产权。而这些政策举措,也正是广大外资企业的关切所在。
     “要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稳定外商投资企业投资信心,应以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为核心,全面保障外资公平待遇,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张威建议,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三方面问题:
    一是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要保障内外资企业依法平等享受国家各项支持政策,保障在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二是加强外商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在内外资企业享受平等待遇的情况下,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仍是外商投资企业关心的重点问题。要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是健全全流程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外商投资服务主要包括投资前期服务、中期服务和后期服务三个部分,其中外商投资后期服务至关重要。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落户后,投资后期服务必须及时跟进、适时调整和完善,才能留住外商,从而实现“稳外资”。因此,“十四五”时期,有关部门要优化更新外商投资指引,加强外资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系统建设,构建全流程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提升外商投资服务水平。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