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突出三大创新理念 释放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动能

    时间:2021-06-1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对人才队伍建设作出部署,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面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人才工作必须因势而变、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无锡“在国家‘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烙下太湖印记”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突出开放理念,打响人才“太湖牌”。面对海外人才回流机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和G42人才创新走廊建设机遇,把人才工作放到国际大环境和区域大格局中来谋划和推进,重点聚焦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以“太湖人才计划”为统揽,倾力打好“太湖牌”。政策体现“太湖效应”。制订“太湖人才计划”4.0,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高层次人才流动规律,在扶持额度上做加法、在压力负担上做减法、在产业效应上做乘法、在破除约束上做除法,通过更有针对性、更有吸引力的引才政策,形成人才近悦远来的生动局面。平台镌刻“太湖烙印”。围绕太湖湾科产城人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快打造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布局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有效汇聚优质创新人才资源,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出“无锡贡献”。活动发挥“太湖引力”。举办太湖人才峰会系列活动,更加突出人才共育、项目共享、平台共建、资金共融,通过奖、赛、投、论、研、聘、行、洽等多种形式,广泛集聚高层次人才,打造面向全球、辐射全国的人才盛会。举办“太湖杯”国际精英挑战赛,集聚海内外优秀项目,打响太湖湾创业品牌。
    突出系统理念,激发人才“活力源”。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全面聚集人才,需要准确把握“全方位”这个要求,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充分运用系统思维,做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并重。把“培养”作为基础环节。重视高校院所这个青年科技人才的聚集地、承载地,积极推动高校院所人才发展改革,全面推行“一院(所)一策”,放大同城效应。升级实施优秀大学生“锡引”工程,开展“名校优岗”优秀大学生政务见习、“凤还巢”优秀学子家乡行、“雏凤归 无锡行”海内外优秀学子看无锡等活动,做优全链条大学生就业环境,做大青年人才“基本盘”。把“引进”作为重要途径。落实顶尖人才顶级支持,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评价不设框框,支持不设上限,引进一批诺奖得主、外国院士,用好一批两院院士、知名专家,让顶尖人才成为城市最闪耀的“星”。探索在国内外科创资源丰富地区架构创业飞地,鼓励企业在外设立离岸平台,主动靠近创新源头,增强对全球优秀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把“使用”作为根本所在。发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城市联盟作用,对人才一体化评价、流动、激励作出探索。重视用好乡贤资源,分板块建立乡贤人才库,分领域绘制乡贤人才地图,探索组建专班对接联系重点产业链乡贤工作机制,鼓励企业与乡贤人才开展深度合作,助推本土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突出融合理念,打造人才“首选地”。城市靠产业发展,产业靠人才振兴,人才引领城市的未来。必须坚持在推动“产才城”融合发展上做文章,以人才加快高端产业集聚,推动城市能级提升,持续打响“无比爱才 锡望您来”的城市品牌。规划引领。结合无锡“三大经济”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需求,制订“十四五”人才规划,加快建设更有开放性、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制度和人才治理体系,推动全市人才发展从重规模、重数量向重效能、重贡献转变。深入推进“一行业领域一人才规划”,实施“一产一策”,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要素集成。推进人才金融特色化、品牌化、体系化建设,健全完善“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联动的人才金融体系,常态化组织创投无锡路演活动,推动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优势整合,为人才在锡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扶持。生态优先。放大无锡人才金融港辐射作用,建设市县两级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探索“物联网+人才服务”模式,打造政策服务闭环化、生活服务便捷化的“城市客厅”“人才之家”。优化人才分类认定服务,对人才安居落户、子女入学、卫生健康、文化旅游、出入境等方面形成机制性安排,不断增强人才“锡”引力。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