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破解化工围江 探索绿色发展“常州模式”

    时间:2020-11-25
    交汇点讯 常州,长江江苏段拥有江岸线最短的城市;沿江化工企业密集最典型的区域之一;不断探索自己的绿色转型路径。它的滨江地区正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11月24日,由长江经济带11省(市)省级党报及特邀的黄河流域三省省级党报共同携手启动的“大江奔流携手共进主战场主动脉主力军——长江经济带省级党报首次联合考察采访”活动走进常州。
    从化工产业聚集到有序关停转型
    采访团在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先后参访了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沿江一公里化工企业腾退和生态复绿情况、高质量发展企业代表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合全药业、有花园工厂之称的朗盛(常州)有限公司,全面了解到常州沿江治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和经验。
     常州国家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02年4月,常州市在高新区基础上设立了新北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常州的长江岸线全长18公里,全部位于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因化工产业聚集,常州是全省沿江城市中拥有岸线最短、化工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到2019年底,化工园区内仍有化工生产企业84家、危化品仓储企业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家,工业产值超百亿企业1家,亿元以上企业39家。2019年化工园区实现销售收入310亿元,实缴税收12亿元,基本形成了以先进高分子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性能涂料、特种化学品及创新药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可以说,化工产业是该区域中的重要产业和税收来源。
    要经济,更要生态。有了生态,才能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常州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紧盯“破解化工围江、打造常州样板”任务,加快实现沿江生态本质改善、产业发展优化重组和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全力探索沿江地区绿色转型发展路径。
    据介绍,今年以来,高新区列排关停企业35家,其中沿江1公里范围内剩余的24家企业计划年内关停21家,仅保留光辉化工、意特化工、捷达油品3家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明确未来坚决化工园区不再新批任何化工项目,确保只减不增;明确年度企业签约关停进度,5月底完成签约关停7家,8月底新增12家,12月底前再新增16家,全面完成35家企业关停签约任务;明确凡是异味排放不达标的企业立即落实停产整顿;明确沿江1公里范围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应拆快拆,加快推进沿江300米连片覆绿,8月底前,基本完成沿江300米(重点节点500米)内土方堆坡和湿地系统土方建设,到年底完成1250亩腾退覆绿任务,确保长江大保护呈现新亮点。
    从积极脱胎换骨到寻找创新路径
    在长江大保护展示馆,采访团通过一幅幅照片看到了常州沿江地区的今昔变化;在沿江一公里范围内的实地调研,采访团亲眼见到了化工企业的减少和生态复绿的情况;在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合全药业、采访团感受到区域类有研发能力企业的活力;在朗盛,采访团又被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的安全和环保管理深深的打动。
    今天的常州长江岸边,展现出对生态的尊重、对绿色经济的追求,对高质量发展的全力追求。
    曾经“化工围江”的常州,是如何在短短几年内“脱胎换骨”的?
    在常州的经验中,离不开这五点:一是连片腾退,破解“化工围江”;二是规范标准,制定一企一策;三是连片复绿,构建生态屏障;四是破立并举,加快产业升级;五是积极探索,创新路径方法。
    其中,在创新路径方法上,政策方面,常州积极与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对接,省自然资源厅已明确以常州市为试点,探索沿江关闭腾退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工作,通过土地治理、生态修复、用地指标异地调剂等途径,为城市开发建设和重点项目招引争取宝贵的用地空间;资金方面,常州市、新北区两级先期分别配套5亿元,用于长江大保护专项支出,同时积极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银行和中煤国地、三峡集团等政策机构开展资金贷款和项目合作,积极向上争取政府专项债,创新发行全国首批长江生态修复绿色企业债,全力破解资金难题。
    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斌在向记者团介绍情况时表示,常州是长江沿岸上“化工围江”特征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当下常州要做的就是探索“化工围江”下,高质量、可持续、生态化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力争成为长江经济带上走在前列的绿色发展示范区。
    调查采访中,湖南日报、云南日报、江西日报等长江经济带省级党报采访团代表,在听完介绍后,纷纷做了简短发言,赞叹常州的沿江治理的魄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