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经开区本质上是国家制度设计的产物,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国家级经开区持续做大二产,提升三产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推动二三产融合步入融合发展新轨道,参与更多的城市发展。通过分析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在不同省、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等行政区划上的分布特征,探索城市经济规模对于经开区发展空间的影响。
一、全国各省市国家级经开区分布特征
(一)全国31个省份国家级经开区分布特征
全国31个省份均设立了国家级经开区,江苏省最多共27家,其次是浙江省22家,山东省和安徽省分别有16家、13家,福建省、湖南省、江西省、四川省均有10家,北京市、海南省、宁夏和西藏最少仅有1家。为了更加直观体现各省份国家级经开区分布特征,将各省份2022年GDP与区内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做对比,可以发现各省份国家级经开区的数据与所在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经济总量第一梯队的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是国家级经开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国家级经开区对当地的经济贡献度也极高,而广东省国家级经开区数量较少为7家;经济总量第二梯队的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福建省、湖南省、安徽省国家级经开区数量也基本处于第二梯队;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辽宁省、新疆、天津市、黑龙江省、吉林省、甘肃省等省份国家级经开区数量相较其GDP总量偏多,新疆GDP总量排23位,但国家级经开区数量与河南省、湖北省数量相当,均有9家,作为东北三省的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国家级经开区分别达到9家、8家和5家。
图一 全国31个省份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和GDP情况
单独看4个直辖市,共成立了16家国家级经开区,北京作为政治中心设立的最少,只有1家,天津和上海均设立6家,重庆有3家。
图二 全国直辖市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分布情况
(二)全国省会城市国家级经开区分布特征
全国各省省会城市一般是本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成为设立国家级经开区的首选,全国22个省(不包含台湾省)中有20个省的省会城市设立了37家国家级经开区,其中海南省省会的海口经济开发区和山东省省会的济南经济开发区均为省级开发区,没有国家级经开区,但区域内设有国家级高新区。部分经济实力雄厚的省会城市则设立了多家国家级经开区,长沙设立4家,广州、哈尔滨、西安均设立了3家。另外,5个自治区的首府均设有国家级经开区,合计7家,其中南宁、乌鲁木齐数量较多分别为2家。
图三 全国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设立的国家级经开区数量
在这20个省的省会城市和5个自治区的首府中设立超过1家国家级经开区的又分为不同情况,长沙设立的4家国家级经开区中除了长沙经开区外,还设立在望城区和宁乡、浏阳两个县级市;哈尔滨更是在宾西县设立了1家国家级经开区。随着国家级经开区实际管辖范围的扩大,承接更多城市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广州3家国家级经开区已经分别与所在行政区黄埔区、南沙区、增城区实行“政区合一”,陕西航空经开区也积极探索与阎良区“政区合一”的管理体制改革。哈尔滨宾西经开区、南昌小蓝经开区则地处省会中的县级行政区域,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三)全国地级行政区国家级经开区分布特征
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中,有214家国家级经开区分布在151个地级行政区中,覆盖率超过45%。绝大部分地级市均设有1家国家级经开区,有24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级市设立超过1家,其中苏州共有9家国家级经开区,远超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其市辖区就有5家国家级经开区,另外在常熟、张家港、昆山、太仓4个县级市设有国家级经开区。杭州、南通、宁波和长沙均有4家。
图四 全国地级行政区国家级经开区分布情况(不含直辖市)
很多城市抓住机会设立国家级经开区,将国家级经开区所在行政区划再进行细分可以看出:有11家国家级经开区实行政区合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金州区合并为金普新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镇海区合并,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入宁波前湾新区管理,泉州台商投资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开发区管委会对辖区实施全方位的行政管理;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30家国家级经开区则隶属于地级市辖区;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枣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6家国家级经开区为县级市设立的;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家为县设立的国家级经开区;阿克苏地区设立了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家为自治州设立的国家级经开区;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3家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体来看,全国国家级经开区覆盖的地级行政区类型多样,是所在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的重要经济发展区域。
表1 全国经开区行政区划分布情况
(四)全国GDP前百强城市分布特征
近期全国GDP百强城市名单公布,24个万亿GDP城市中就有65家国家级经开区,其中郑州有1家国家级经开区,深圳、佛山、济南、东莞等4个万亿GDP城市中没有国家级经开区。另外前百强城市中还有常州、鄂尔多斯、宜昌、济宁、南阳、淄博、菏泽、衡阳、茂名、乌鲁乌齐、保定、江门、包头、中山、周口、株洲等16个城市未设立国家级经开区。
表2 全国GDP万亿城市经开区分布情况
二、城市发展对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分布的影响
(一)区位对国家级经开区空间分布的影响
东部沿海地区包括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区域,具备对外开放的先天优势,且开发建设时间较早,因此东部沿海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在分布和发展上更为均衡。而珠三角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国家级经开区与其经济总量和吸引外资外贸水平相比较数量偏低,深圳、佛山、东莞、江门、中山等城市均未设立国家级经开区,依然有一定增长空间。
中部与东部国家级经开区的差距逐渐减小,尤其是长江中游武汉、长沙等城市的崛起,另外合肥、南昌、郑州等城市的国家级经开区承接了大量东部转移产业并且发展形成支柱产业,国家级经开区的发展规模和质量不断赶超。总体来看,中部与东部国家级经开区对于当地经济总量的贡献程度依然有待提升。
西部国家级经开区起步较晚,发展受区位限制,设立国家级经开区更多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在数量上与中部基本达到平衡,加之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叠加效应,2022年西部国家级经开区GDP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长。西部国家级经开区经济总量和规模虽然与东部国家级经开区依然有较大差距,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产业集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普遍区域带动能力较强。西部国家级经开区在各省份的分布不均衡,重庆、内蒙古、贵州、宁夏、青海等地区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偏低。
(二)不同经济体量城市对经开区发展的影响
将我国国家级经开区分布与各省份GDP总量做对比分析,可以明显发现经开区的发展与所在城市的经济体量有极大的相关性。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直辖市内的国家级经开区虽然自身经济规模较高,但是对于所在城市的贡献度和显示度不强,例如金桥经开区一直位列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前三十强,但相对于过万亿的浦东新区贡献度低于十分之一,对于整个上海的贡献度更是偏小,北京经开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广州、苏州、杭州、宁波、成都、西安等经济体量较大的城市中,广州经开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头部经开区已经积极探索以政区合一的形式来提升经开区内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契合度,为经开区转型升级带来新动力;拥有1-2家国家级经开区的地级市,政府引导全市产业集中布局于经开区内,享受当地财税上的优惠政策,国家级经开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礼森产业园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