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聚焦四个着眼提升四力 南京持续优化一流营商环境

    时间:2023-03-23

    近日,南京市制定出台《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18条意见126项任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月21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职能部门重点工作举措。

    “南京话”讲得更好、“南京牌”擦得更亮

    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田峥嵘介绍,3月10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会上以“市委一号文”的形式出台了《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这是近年来南京市出台的第五份营商环境政策,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也向全社会释放了强烈的信号:南京致力于为市场主体创造最好的发展机会,努力打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一流营商环境。

    《实施意见》制定出台聚焦于“四个着眼”。

    一是着眼对标一流争当示范,体现引领性。《实施意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各项政策要求,同时结合实际推动更多的“南京首创”探索扩面、提质增效,让“南京话”讲得更好、“南京牌”擦得更亮。我们也努力对标国内外最新政策,关注研究世界银行宜商环境评价体系,学习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博采众长,创新突破,努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争当示范引领。

    二是着眼五化联动全面发力,体现系统性。《实施意见》聚焦集聚高端化资源、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法治化建设、拓展国际化场景、加强制度化保障五个方面,提出十八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既体现了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内涵深化拓展的总体要求,着力提升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又体现了围绕南京工作重点和城市特征率先探索放大综合效益,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显著增强对全省协调发展的带动力、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力、国际资源要素链接力。

    三是着眼企业所盼消除堵点,体现精准性。坚持把“用户思维”理念贯穿《实施意见》制定全过程,体现“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文件起草前,南京市相关部门通过开展市场调查、第三方评估、企业座谈调研等形式收集市场主体发展中的痛点淤点堵点问题,并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缩短行政审批流程、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强化精准高效监管等企业集中所盼精准发力,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努力使政策“管用、实用”“用得上、用得好”,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感受度。

    四是着眼务实推进落地见效,体现可操作性。《实施意见》围绕“五化”具体要求,还制定了126项工作任务,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确保政策措施有效落实。126项工作任务都是“干货”,包括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负面清单、全面推进“一照多址”改革、大力推进“拿地即开工”、开展民营企业司法保护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更大力度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

    提升“四力”,以一流营商环境保障南京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田峥嵘表示,下一步,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改委)将发挥好牵头作用,协同相关部门和板块,全力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努力以一流营商环境保障南京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发挥试点优势,提升竞争力。抓住南京被列入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的契机,积极争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及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为扩大赋能赋权、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提供更多国家试点和开放政策支撑。

    突出重点任务,提升执行力。围绕《实施意见》尤其是126条工作任务,进一步突出“科技人才试点”“拿地即开工”“惠企政策直达”“跨部门联合监管”等重点工作任务,制定细则和实施方案,按季度汇总评价并及时通报进展情况,以重点工作的有力开展,为服务经济发展提供最佳的环境。

    强化难点突破,提升创造力。定期通报营商环境创新案例和不落实典型,做到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双管齐下”。在重大项目投资建设、科技创新、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领域开展评估试点,不断推动政策动态更新、优化升级,创造性放大政策落地落实的综合效应。

    化解焦点问题,提升凝聚力。以市场主体的满意度、感受度作为第一衡量标准,深化“先解决问题再说”机制,依托12345“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等渠道,常态化实施“服务企业·面对面”等活动,建立健全政企沟通互动常态化机制,畅通问题反映和解决渠道,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