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合肥高新区开展科创金融改革先行先试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时间:2023-03-15

    2022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合肥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合肥高新区因此迎来了新的一轮科创金融改革创新机遇。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科创金融蓬勃发展,全区集聚银行、证券、保险、担保、保理、投资等金融机构近400家,基金总规模超2000亿元,打造“青创贷”“自贸贷”“科大校友创业贷”“科学岛贷”“转型升级贷”“贷投批量联动”等20余款财政金融产品,成立百亿元规模的政府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超500亿元,惠及企业超2万家次。

    为开展科创金融改革先行先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近日,《合肥高新区打造科创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发布。该政策围绕机构集聚、业务创新、降低成本、基金投资、资本市场、自贸创新、引进人才、构建生态和科技赋能9个方面提出30条具体政策举措(简称“金九条”政策),夯实“金融机构集聚”这一金融创新基础,提出“金融业务产品创新”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大核心举措,完善人才、项目、科技3个关键要素,发挥“银行融资、上市融资、债券融资、基金融资”4个渠道资源配置作用,同时探索、深化自贸区金融创新特色做法,促进金融与科技更深度融合、更持续发展,加速构建一流的科创金融生态环境。

    优化科创金融全要素供给

    据了解,合肥高新区现有企业6万余家,90%以上为中小科技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科技型企业的最大特点是高成长性与高风险性并存,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多,普遍具有“轻资产、重智产”的特点,当前的金融体系不能完全适配科技型企业专业化、个性化、精细化的金融需求。

    为进一步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供给,“金九条”政策聚焦打造金融集聚新高地,对金融总部机构、区域性业务总部、营运总部等专营机构和功能性服务机构以及科创金融辅助服务机构等落户合肥高新区,奖励最高达5000万元;打造科大硅谷风投创投街区,积极引进全球各类有影响力的基金管理机构落户“科大硅谷”核心区,力争全区基金管理规模达到3000亿元,五年建立总规模不少于100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发挥国有基金引领带动作用,设立天使投资风险准备金,每家机构最高给予500万元亏损补贴。同时,政策鼓励人才、项目、科技等要素资源集聚高新区,支持引进金融人才,鼓励开展资本项目对接活动,推进科技赋能金融,可给予最高30万元补贴或资助。

    服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

    科技型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存在差异化的金融需求,如孵化期需要支持创新创业的高风险偏好资金,初创期往往缺少融资渠道提供的低成本资金,成熟期拥有一定积累后金融需求趋向多样化、动态化。

    “金九条”政策立足提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在扶持初创期企业方面,提高首贷获得率,给予银行20%补贴,续贷年度继续按照20%补贴,最高达200万元。对通过“青创贷”“自贸贷”等科技金融产品进行融资的企业,给予企业50%贴息。鼓励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单个项目投资额可达500万元,首轮投资发生的亏损最高给予15%的补贴。培育高成长企业方面,高成长企业专项金融产品“瞪羚贷”“雏鹰贷”贷款额度最高2000万元,给予企业40%贴息。鼓励高成长企业股权融资,最高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融资、股权激励等,给予企业50%-60%贴息。政策支持企业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围绕企业改制上市、挂牌融资、上市公司再融资,给予企业最高600万元补贴奖励。支持科创企业发行债券,按照实际发行规模的1%给予融资成本补贴。

    鼓励科创金融全链条创新

    合肥高新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金九条”政策通过产品、机制等创新,全力促进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与互动。政策推动科创金融产品创新,支持优化高新区科技金融产品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推进业务联动、工具创新和产品组合,引导信贷、证券、保险、担保、创投等发挥协同互补效应,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政策强化风险共担机制创新,通过贴息、增信、亏损补贴等多种方式,完善激励约束、尽职免责等制度,引导和撬动更多资本“愿投、敢投、能投、善投”,有效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探索、深化自贸区金融创新,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不超过20%进行参股出资,鼓励QFLP基金落地。对于企业开展无形资产融资租赁给予最高300万元租金补贴,支持科创企业开展跨境资金池并开展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