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代表委员出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时间:2023-03-10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重点之一。如何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如何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

    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围绕这些问题建言献策。他们表示,要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夯实基础 确保产业体系自主可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振兴制造业。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

    “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尤其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基础软件等配套领域的能力不足。”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表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实体经济之基,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做实做优做强制造业,夯实大国制造的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张锦岚说,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要努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全面提升高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是否拥有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李燕说,要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科研攻关,把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可控。

    “要锻长板、补短板,促进上中下游企业融通创新,汇聚力量协同发展,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表示。

    张锦岚说,要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确保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同时,要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和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优化升级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底的重要支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张锦岚说,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绿色技术赋能,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现代性的重要体现。要积极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推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推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李燕说,要推动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与此同时,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引擎。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孕育新的重大突破。”李燕说,要加大战略前沿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积极谋划发展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涌现提前做好战略布局,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我们在优化存储系统技术上实现突破,让手机操作起来更加顺畅。”冯丹说,要持续通过政、产、学、研通力合作,组织国内科研机构、相关企业联合攻关,共享技术,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与市场应用有机结合,加速推动前沿存储技术的创新与落地。

    创新驱动 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代表委员表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强化创新驱动之本。

    李燕表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必须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育。

    张锦岚说,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要统筹行业创新资源,打造战略科技力量,重塑创新体系,为工业基础提供更多原创技术。”全国政协委员,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表示,同时,要完善政策环境,引导支持科研院所、国内高校、上下游企业形成协同创新机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同时,知识产权的高效益运用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创新驱动就是知识产权驱动。”张锦岚表示,要进一步畅通知识产权转化通道,加强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