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 苏州开启“狂飙”模式

    时间:2023-02-17

    2023年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全力拼经济的首年,而这一年的苏州可谓在“开局”就开启了“狂飙”模式。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苏州拿出了“闯”的勇气!1月28日,苏州“开年第一会”聚焦“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吹响苏州“四敢”集结号。

    2月6日,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大会召开,重磅发布产业创新集群和新兴服务业发展白皮书及相关政策,全力推动各区(市)各部门践行“四敢”精神,抓好“四链”融合,打造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建设的“苏州样板”。

    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扑面而来。在观察员看来,苏州是独辟蹊径的开拓者,是勇攀高峰的探索者,是勇往直前的执着者。从张家港精神到昆山之路,再到园区经验,“主动”、“创新”正是苏州发展的“密钥”与传统。如今的苏州,找到新“敢”觉,瞄准数字经济“主赛道”,一个“融”字激活发展“大棋局”,全方位绘就“产业创新集群引领转型升级”的美好画卷。

    2022年“一号文件”

    掀起聚力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浪潮

    苏州的“含金量”有多高?昆山的元宇宙、吴江的纤维、吴中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相城的智能车联网、姑苏的数字创意和高技术服务、园区的纳米、虎丘的光子……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大会上,一个个逐浪“起势”中的特色产业创新集群以神采奕奕的精神面貌,展现出了自己在市场中的独特魅力。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表示,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整体起势,奠定了向更深层次迈进的坚实基础。

    谈起这份“整体起势”成绩单,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2022年的“新春第一会”,苏州以 “一号文件”的鲜明态度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产业创新集群1.0”成为了过去一年苏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鲜明亮色,成了苏州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从产业看,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纳米新材料3个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从企业看,新增9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12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市有效高企达1.3万家,位居全国第四,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10家、累计48家,累计上市企业243家。从经济上看,2022年在疫情叠加国际宏观环境因素的重压之下,苏州依然取得了地区生产总值近2.4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4.36万亿的成绩,夯实国内第一大工业城市地位。

    数字经济的蝶变正催生产业创新集群的聚变,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太湖新城、高铁新城、太湖科学城等各类空间串珠成链、深度融合。各种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均彰显了苏州的产业创新集群正在全面起势成势,推动苏州制造这艘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从要素“相加”迈向要素“相融”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年,“航向”依旧是“发展”,“坐标”依旧是“幸福”,而苏州多了一份新“动力”——融合。

    从去年的“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到今年的“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大会”,“产业创新集群2.0”的强势启航,揭示了苏州立足新形势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思考与选择。

    “苏州实体经济规模大,数字化转型需求大、应用场景多、创新动力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这是我们推动数实融合的最大优势所在。”曹路宝说,苏州要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从要素“相加”迈向要素“相融”,加快构建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网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数字金融为例,最近,苏州发布数字金融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苏州集聚金融机构及数字金融生态圈企业超2000家,金融业年税收超400亿元。“我们已把数字金融确立为‘一号产业’重点发展,推动各类优质数字金融资源快速集聚。”苏州相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元和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建荣表示,截至今年2月初,相城高新区已集聚207家数字金融机构,基金总规模达325亿元。接下来,将充分发挥国家火炬数字金融特色产业基地的支撑带动作用,推动资源集聚、数币试点、企业上市、生态建设等工作再创新高。“在苏州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基因一直都在,这股冲劲也让企业知道我们永远可以相信苏州!”落地苏州高铁新城3年多的中银金融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副总裁乔昌威表示。

    “突出长板”赢取竞争优势

    “十虎”聚焦发力,铆足干劲

    曹路宝说,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就是要从“你是你、我是我”到“你需要我、我需要你”,再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目标已定,唯有实干笃行。在大会召开之后,十大板块也立即行动起来,各自召开了本区域的融合发展大会,制定行动计划,项目集中上马。

    张家港将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进一步梳理完善重点产业发展图谱,多措并举补链强链、筑基赋能,争取在打造标志性产业创新集群上实现更大跨越。

    常熟以“四链融合”为抓手,全力建设汽车、新能源、声学三大产业创新集群。

    太仓将围绕“3+3”产业方向,布局“5+5”细分领域,特别是在港口物贸、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方面打响产业创新集群“三张名片”。

    昆山已经形成了6000亿级的电子信息和3000亿级的装备制造两大产业创新集群。下一步,将着重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计算等硬科技产业、高端食品产业方面发力,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规划运营20个以上“四链”融合的特色专业创新园区。

    吴江目前已形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纺织产业创新集群,将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领先优势,与各“兄弟板块”一起加快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

    吴中区构建3+3+3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创新集群第一区”。下一步,将安排1000亿元综合投入,建设1000万平方米科创载体,撬动1000亿元基金规模,用最优质的“融无忧”金融支持,最贴心的“吴优办”营商服务,倾力打造“天堂苏州·最美吴中”。

    相城区正聚力打造数字金融、先进材料、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整合产业用地5000亩、优质楼宇厂房100万平方米;为“好项目”营造“好生态”,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全域开放、全链发展的“智驾之城”和全国领先的“数字金融城”。

    姑苏区将发挥古城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经济发展,到2025年打造20个以上数字创意、高技术服务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园区,引进培育落地1500个产业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将在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优势突出的基础上,坚持“产业立区”“产业强区”,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苏州高新区将继续发挥光子产业优势,力争3年内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集聚企业超500家,打造光子产业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继续发挥医疗器械产业优势,力争3年内专业载体面积超300万平方米,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全面打响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第一品牌。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