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解决不敢转、不会转、缺人才的难题 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时间:2022-09-19

    围绕“不敢转”出台转型支持政策

    牛玉华、徐希强、沈彬、胡歙眉等代表提出的关注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建议,成为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今年督办领办的重点人大建议专题。“这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高度关注,也展现了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坚定决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胡学同说。

    这些建议主要围绕解决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缺人才”三方面问题提出。胡学同表示,针对代表提出的“不敢转”难题、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建议,江苏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实施咨询诊断、引导产融合作等举措为企业转型发展增添新活力。如为发挥财税政策引导作用,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安排12.7亿元,支持制造业企业加大智能制造标杆示范培育、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攻关、重大技改投资等225个项目投入,市县财政配套约60亿元支持企业转型实践。截至6月末,今年江苏450项重大工业项目已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59.2%。

    建议办理相关部门通过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打造金融产品、服务库,支持传统产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截至6月末,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9823亿元,占制造业贷款的31.05%,较年初提升1.47个百分点。江苏打造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有效整合企业征信服务、各类融资扶持政策等,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邱志强表示,平台已与67家银行机构完成系统直连,上线基金所属“小微贷”“苏科贷”“苏信贷”“苏农贷”“苏服贷”等政策性产品。截至今年8月末,平台企业用户累计注册数104.4万户,累计上线金融产品2858个,累计接入各类金融机构423家,1至8月累计帮助近8.06万户企业解决3638.9亿元融资,平均利率4.41%。

    江苏稳步推进以省再担保公司为龙头、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支撑、配套机制相对完善、支小支农主业突出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至去年末确立机构78家,是全国第一个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全覆盖的省份。”邱志强表示,通过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积极拓展业务、降低担保费率、加强产品创新,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今年1至8月江苏新增科技型企业担保业务9.75亿元,在保余额12.32亿元,平均年化综合担保费率仅0.63%。

    围绕“不会转”加强转型指导和服务

    针对代表提出的“不会转”问题,建议办理部门通过制定符合行业特性的转型指南、壮大转型服务供给能力等措施,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江苏正推动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广泛开展两化融合及数字化转型线上自评估,为规上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免费诊断服务,引导企业明确转型方向和路径。全省已累计推动约3.1万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3777家,数量全国第一。通过招标等方式,安排服务商为企业提供免费诊断服务。“目前已有1.8万家企业启动诊断任务,5140家企业完成,计划年内完成2万家。”胡学同说。

    结合行业特性和数字化转型的痛点、难点、关键环节的分行业实施指南正陆续制定,首批动力电池、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光伏组件制造、化工、钢铁等12个细分行业的指南编制工作已启动。江苏通过编制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工厂、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星级上云企业和“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建设指南,将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相关建设及应用示范标准化。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合作,各级各部门举办了面向运动产品、机电产品、婴童用品、电动自行车等行业等供需对接活动,建立了全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服务资源池,围绕智能装备、网络、系统解决方案等七大领域,遴选了近2000家服务商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胡学同透露,全省累计已建成214家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38家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639个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3292家省星级上云企业、23家“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9家工厂、17个场景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数量全国第一。全省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98家,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38家。江苏4家园区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提升试点,数量全国第一。

    围绕“缺人才”优化梯度人才培养

    针对代表提出的“缺人才”问题,建议办理部门从加强高校相关人才培养、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和体系、加强数字化领域人才培训等方面出台了支持政策。

    为推动高校加强制造业相关人才培养,教育部门优化了专业设置。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兆臣介绍,全省已有超过80%的高校开设有制造业相关专业,并根据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稳步增设智能制造产业相关专业,机器人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等90余个相关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还分两批打造了共30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其中约一半涉及智能制造相关领域。江苏获批10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数量居全国第一。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李志宇介绍,江苏通过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建设集培训、评价、选拔、使用、激励于一体的数字技能人才培育机制,今年已支持36所技工院校新增62个数字技能类专业,新增数字技能人才6.81万人次,全省年新增数字技能人才10万人次以上。

    围绕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和体系,省各有关部门出台系列政策举措,引导建立完善数字经济人才选拔培养和开发投入机制。例如,江苏修订了完善工程系列各专业评价标准条件,推进协会(学会)承接职称评审,支持制造业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技能等级评价。江苏还鼓励开设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学校参加“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试点。至今年3月,全省4所本科、55所高职、49所中职参加相关试点,参与学生16000余名。

    江苏正打造多维联动的相关人才培养机制。例如在建立技术经纪人职称评价标准后,苏州组建了全省首个数字经济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与华为、腾讯、京东、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李志宇介绍,此举旨在探索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企业权威技能认证“一试两证”的人才评价模式,共享企业技能证书评价成果。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