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惠山经开区育龙头谋创新促发展扬帆新征程

    时间:2022-08-08

     经济发展是开发区的主业主责。面对主导产业“高原”未能形成“高峰”、科研院所“量变”未能引起“质变”、低效资源“腾笼”未能全部“引凤”等问题,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思“破题”之策,寻“解题”之法,行“答题”之道,在解决问题中推动经开区更高质量的“产”。

    一、育龙头壮规模,提升“产”的能级

    全面实施“产业能级倍增”行动,持续扩大体量、壮大体格、提升体能、增强体质。

    一要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探索建立“链长牵头、企业主导、各方保障”的推进机制,加快培育链条完整、龙头突出、技术水平领先的五大主导产业链,重点实施好“三大工程”。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要瞄准京运通、烯晶碳能等潜力企业,优政策、强指导,培育更多像上汽大通、一汽锡柴这样“大而强”的旗舰型行业龙头。要瞄准中德美联、黎曼机器人等中小科技企业,精辅导、供资源,培育更多像上能电气、时代天使这样“优而强”的领军型上市龙头。全年争取新增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10家年产值超20亿元企业。实施低效企业提升工程。要持续向“平方”要效益、以“亩均”论英雄。经发局牵头,全面梳理辖区内低效项目、老旧厂房,建库立册,分批置换盘活。要通过对东庄工业园、翔泰毛纺等老旧厂房改造的先行先试,为后续的破旧立新、改旧换新工作探新路、攒经验,全力激发未来发展新动能。实施强链补链扩链工程。围绕“引龙头、建链条、育集群”目标,优化重构产业链“底图”“蓝图”“架构图”,培育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培优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氢能源等新兴产业,做强生命科技这一未来产业。力争新增20家亿元企业,确保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首超100亿规模。

    二要壮大上市企业军团。去年,以注册制、北交所、科创板等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改革,为企业上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抓住黄金期,加快推动企业挂牌上市工作取得新突破。要加强培训指导。科技金融中心牵头开展好企业挂牌上市宣讲活动,组织潜力企业参加企业挂牌上市的各种活动,激发企业上市的热情。要加大服务水平。对于企业上市过程中面临的载体、融资等问题,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解决,全力以赴优先保供,真正留住“金种子”,培育“参天树”。要加快域外招引。在对后备库内的企业服务好、培育好的同时,要瞄准合作基金所投的域外(惠山区之外)优质项目,特别是已股改拟上市的企业,发挥资本招商功效,下点力气、花点代价,争取把符合条件的企业招引过来,持续壮大资本市场“惠开板块”。

     三要壮大总部经济阵容。要打好精准招引“主动仗”。完善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全力招引一批跨国公司、央企国企、上市公司、金融公司的综合型总部和功能型总部。要耕好存量培育“责任田”。全面摸排、做实总部企业储备,积极与总部企业储备库入库企业做好沟通衔接,解读有关政策,加强引导服务,重点做好时代天使、梦燕、上能电气等市级总部企业认定工作。今年确保新增至少2家市级总部企业。

      二、举全力抓项目,再掀“攻”的声势

     加快高质量发展,项目是“顶梁柱”“压舱石”,没有项目就没有经开区的未来。

         一要推动项目招引大提质,汇聚发展合力。招商氛围要浓。大家必须始终牢记,项目招引是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职责使命。经开区上下要形成尊重招商、理解招商、支持招商的良好氛围,不断优化完善招商考核激励政策,让招商人员得到更高薪酬、更快进步、更好保障。招商劲头要足。通过构建“2526”招商矩阵,用好用活沪惠协同创新中心、大湾区深圳招商前哨站等“3+3”招商前哨站,紧盯有影响力的世界500强、央企国企、优质上市企业的产业布局,主动出击寻合作,打好集中招商、集中推介、集中签约组合拳,把招商声势掀起来,把系列活动办起来,把优质项目引回来。在引进百亿级吉利项目基础上,至少再落户1个百亿级项目。同时,要关注符合经开区产业导向的高端项目、高新项目、高附加值项目,做到大而强的“西瓜”要抱,小而香的“芝麻”也要捡。今年力争新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含等额外资)不少于20个,用重大项目把国家级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确保实际使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占全区比重分别超90%、70%。招商思路要活。要借力上海临港滴水湖金融湾、外高桥跨境投融资在ODI、FIHC、FIVC、QFLP等金融投资方面优势,打通与国际超级LP对话机制,为经开区科技企业提供海外投融资增值服务,确保足额完成5亿美元外资到位任务。要做优“基金朋友圈”,拓宽与“中字头”“国字头”等头部基金合作,推动今年基金集聚规模超600亿。

     二要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挺起发展脊梁。牢固树立“以项目论能力、以项目论作风、以项目论实绩”的鲜明导向,盯紧抓实“项目五率”(签约项目备案率、备案项目开工率、当年投入完成率、项目竣工投产率、最终产能达效率)。帮办服务要一站到底。针对重大产业项目,量身订制个性化精准审批服务方案,现场解决疑难问题,实时把控进度,做到项目全程代理、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全力将项目从落户到开工压缩到最短时效。项目督查要一丝不苟。强化项目督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对存在困难滞后进度的,加大协调和督促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对策,努力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力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全年确保16L发动机及重型天然气机制造、蓝沛无线充电&电感、赛博工程机械智能化制造、尚航华东云计算中心、明恒混合动力变速箱等15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兑现政策要一诺千金。今后凡是党工委、管委会承诺给企业的扶持政策,经审核符合相关申报条件的,就要及时兑付给企业,体现政府公信力,让企业真切感受到经开区与企业一路同行助发展的担当与诚意。

     三要推动智改数转大提效,增强发展动能。以打造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园为契机,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转型。深度布局智能制造“点+线+面”关键工艺技术,推动“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低碳转型”,引导规上工业企业实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力争年内数字化改造率超9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以上。引导透平叶片、万斯纺织等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鼓励大唐融合、中智软创建设“工业云”企业服务平台,为辖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方案、制定标准。加快推进锡柴惠山工厂、恒和环保、嘉科密封件等10家智能制造工厂、智能制造车间、智能制造生产线的培育,努力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惠山标杆。

      三、聚资源谋创新,勇攀“强”的高峰

      科技是产业强区之基,创新是引领发展之魂。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构建要素集成、协同紧密的创新生态圈。

      一要突出建管并举,整合科研院所一张网。打造一批基础性、重量级、综合型的创新载体,重点筹建以碳中和、内燃机为主导的天津大学无锡研究院及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以特种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为方向的湖南大学机器人研究院,以氢能先进动力为重点的同济大学氢能研究院,形成吸引各类创新资源的引力场。统筹推进区内各类研发创新平台重组整合,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二要突出引育并重,下好人才工作一盘棋。牢牢抓住人才“第一资源”。用最大的诚意呼唤人才。优化完善“经开区+科创园区+企业+人才社区”四级全覆盖的人才服务模式,发挥科研院所集聚优势,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直通车”,力争全年新增5名院士、5名省双创人才、12名市太湖人才、20名区先锋英才,更好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用最优的政策吸引人才。坚持打造一流人才生态,更新人才服务“微政策”,全面推行人才服务“四个一”,“一张网”多层次服务、“一卡通”全方位服务、“一对一”个性化服务、“一网办”零跑腿服务,持续增强各类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用最好的环境培养人才。发挥“院士经济走廊”等重点人才工程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推动人才工作更富成效。扎实构建人才乐居、乐业、乐享体系,推动国际人才公寓2号楼、3号楼以及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年内交付使用,保证引得来、留得住、能干事、干成事。

     三要突出产研并济,攥起全域创新一股劲。要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链条优化整合,加速培育一批世界级“硬科技”企业,形成高效能的创新生态。鼓励企业用好科研院所、科创飞地、科技平台等各类科创资源,用足技改升级、购买设备、引进人才等各项扶持政策,大力培育一批能够填补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今年培育入库不少于80家“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三类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2家入围500强榜单企业。

     四要突出主业主责,打造科技园区一面旗。重点坚持“6个1”,即:一支招商队伍。要选好选出一批能冲在双招双引一线的招商人员,锻造一支懂招商、会招商、能招商的精干队伍。一支服务队伍。要培养一批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吃透各类扶持政策、掌握合作协议情况的服务帮办能手。一套配套政策。要针对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以及上市企业、高新企业等重点企业,梳理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一个产业规划。要制定好辖区产业发展规划,统筹“长安创新未来城、惠山高端共享城、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东中西片区一体发展。一支专业基金。每个产业要设立一支专业化基金,由惠金中心统筹管理,放大基金功效作用,用好项目评审机制,更好助力产业发展。一个专业园区。要根据相关规划,优化完善科技园区功能布局,统筹规划好生态科技C岛生命健康岛、东庄工业园光电产业园、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园等功能园区。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