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江海联动 陆海统筹 南通全力建好双向开放门户

    时间:2022-08-08

    交汇点讯 166公里江岸线、206公里海岸线,作为江苏唯一滨江临海的城市,南通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坐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南通如何高质量推动江海联动、陆海统筹,写好沿海发展的下半篇文章?8月5日,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南通新闻发布会召开,回顾近年来南通推动沿海发展的举措,并亮出未来沿海发展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南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陆卫东介绍,近三年,南通每年新开工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超百个,千亿级中天绿色精品钢和百亿级桐昆聚酯一体化、益海嘉里项目等一批“顶天立地”的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南通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五大产业集群产值均超千亿,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37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8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8.7%。

    交通先行,打通发展“动脉”,“南通好通”畅联四方。目前南通正在全力打造江苏新出海口、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新枢纽。随着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南通港总体规划成功获批,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建成运营以及苏通大桥、盐通高铁、海启高速等相继通车,轨道交通1、2号线高质量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南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雏形初现。

    在激活“江海门户”活力上,培育双向开放平台优势是方向。目前,南通外资、外贸、外经屡创历史新高,稳居全省前列。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7家园区获批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境外投资遍及“一带一路”沿线52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班列(海安-东盟)实现双向运行,中意(海安)生态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加快提升开放能级。以北上海、新苏南作为目标定位,全力推进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建成一批上海、苏南产业合作园区,南通5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苏南企业长期稳定合作,70%的规上制造业企业与上海80%的高校院所开展创新协作,今年上半年新招引的项目2/3来自上海和苏南,人才科技金融对接、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同城化、一体化发展程度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南通将加快建设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力争为全省沿海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陆卫东介绍,未来南通将在产业提质、交通建设、打造风貌、生态保护、创新开放等五个方面重点发力。

    在产业方面,南通将大力实施产业倍增三年行动,以“智改数转”为抓手加快数字化变革,以龙头企业为动力引擎培育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智造支点。力争到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达到9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实现全覆盖,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150家以上,培育星级上云企业400家以上。聚焦临港产业发展,把重大项目的快速集聚作为推动沿海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突破,全力构建“龙头带动、配套跟进、全产业链发展”的产业格局,科学规划布局大通州湾产业,打造万亿级绿色临港产业基地。

    在交通方面,南通将高水平建好通州湾新出海口江海联运枢纽,打造“内河到码头、铁路进货场、海港通大洋”的高效集疏运体系,在江苏的黄海之滨、长江北翼打造江入海、海进江、千帆竞发的智慧大港,建成高能级、强竞争力、极富潜力的现代化湾区。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稳步推进南通新机场前期工作,推动北沿江高铁全线开工,推进通苏嘉甬铁路、如通苏湖城际、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过江通道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构建公铁空、江海河立体化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实现更多的“天堑变通途”。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