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深度解读:江苏自贸区20项优秀制度创新成果

    时间:2022-06-15

    6月10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新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办。会上,发布《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蓝皮书2022》(下称《蓝皮书》)。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江苏省商务厅强调:自贸区要靠创新闯出一条路,哪怕先突破框架,再进行政策上的完善。要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创新等方面推进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同时,从集成创新、迭代升级、跨界融合等方面探索创新路径。

    本次研讨会发布的《蓝皮书》,分析江苏自贸区的发展概况和制度创新路径,总结自贸区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展现江苏自贸区南京、苏州、连云港三大片区的特色经验,深度解读20项优秀制度创新成果。

    南京片区

    南京自贸片区获批三年,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产业发展为需求导向,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优势,持续推进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探索实践,建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总体方案、建设实施方案中的改革任务实施率均达96%以上。累计形成150多项体现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生态眼’助力长江大保护” “搭建生物医药集中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等4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31项全省复制推广。

    突出需求导向,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在研发用物料检疫通关便利、项目用地复合利用、伦理审查互认等领域,推出40多项改革举措。建成亚洲规模最大的基因测序矩阵和质谱组学检测平台,服务全国900多家重点企业及科研院所,吸引250多个高端项目,为企业节约研发经费超80亿元。与南信大、南工大、南医大等高校达成战略合作,首批遴选7名科研人员参与“双聘制”试点。依托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专利快速预审服务,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授权周期由40个月缩短至6个月。

    聚焦自由便利,加快促进开放水平提升。全国首创“基础+特定”资质备案新模式,简化食品、化妆品等特定业务进口的流程,审批时间压缩70%。搭建大数据贸易融资平台,服务出口企业2000多家,实现授信规模40亿元。落地江苏首批5000万美元的QDLP基金和南京首批30亿元的QFLP基金。

    对标先进经验,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承接229个省级管理事项。围绕项目审批,将134个高频核心事项集中到一个部门,实现“一枚印章审批”。创新非现场智慧监管模式,完成8000多家市场主体风险分级。成立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仲裁院和全省首个自贸试验区法庭,落户江苏自贸试验区首家境外律师事务所代表处,创新开展境内外律所“多元复合式联营”试点,提供“一站式”跨多法域的法律服务。

    苏州片区

    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苏州自贸片区累计形成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130余项,其中6项在全国复制推广,25项在全省示范借鉴,出台改革创新配套政策80余项,累计新设企业2.45万家,其中外资企业706家。

    全面深化中新合作,主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举办中新合作服务贸易创新论坛,推进共建国际化走廊等46个中新重点合作项目。主动融入沪苏同城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深化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和上海机场集团合作,启动上海机场苏州城市航站楼项目。

    推动贸易投资自由便利,推动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率先开展长三角一体化布控查验协同试点,首创国际物流第四通道——中欧卡航、空运直通港物流新模式,开通中欧班列自贸区专列,首创保税检测区内外联动模式,设立全省首家外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全省率先获批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发行全省首个公募REITs,实现国有重型资产“证券化上市”。

    率先开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制度集成创新,深化高端制造全产业链集成改革,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研发用物品和医疗器械购买便利化试点,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探索高端制造全产业链监管创新,成为继海南自由贸易港后,全国第二个获得国家外管总局支持、获批开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试点的地区,业务规模同比增长184%。

    迭代升级总部经济支持政策。获批全省首个“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集聚跨国公司总部企业97家,其中省级总部和功能性机构56家、约占全省的17%,发展成为全省外资总部机构最集聚、业态最丰富、贡献最突出、运营最活跃的区域。未来3年,有望新增总部机构超100家。

    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打造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在全国率先提出“免证园区”改革思路,入选“2021中国数字政府特色评选50强”。依托“一网通办”公共支撑能力,在全省率先实现用户体系融合。在全国率先打造“审管执信”信息化交互平台,实现企业精准画像、信用精准评级。设立全国首个地方国际商事法庭、首家自贸区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站,打造“一站式”国际商事争议多元化解平台。

    连云港片区

    连云港自贸片区推进国家改革试点任务落地落实,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15项,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4亿美元,年均增长69.5%,占全市同期的27.5%;外贸进出口总额389.7亿元,年均增长89.1%,占全市同期的17.9%。

    积极承担国家试点任务。省定任务涉及连云港128项,有效实施率达95%,国务院前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率超80%。启动实施国家首批海域使用权不动产登记规范化试点,推进海域使用权与海上建(构)筑物一体登记,国内首推铁水联运“一单到底”,开启国际集拼业务“先报后装”新模式。

    探索审管联动应用路径。实现审批、监管、信用闭环管理,国办电子政务办全国推广。新亚欧陆海联运标杆示范项目入选“一带一路”绿色典型项目,中哈物流基地去年进出场空重集装箱19.9万标箱,同比增长12.2%,成为中亚五国过境运输、仓储物流、往来贸易的国际经济平台。

    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交流合作平台。牵头成立新亚欧国际陆海联运通道自贸试验区联盟并举办高峰论坛,召开国际执法合作“连云港论坛”、国际医药技术大会。中欧国际班列合作论坛落户连云港。

    搭建一批特色发展平台。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卫星化学、中化国际部分项目投产达效,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加快布局,自贸区范围内培育油品贸易企业近500家。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入快速发展期,跨境电商去年交易规模26亿元,同比增长34%。

    完善重大功能配套。加快打造“千万标箱、东方大港”,推进港口上市主体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引入上港集团。港口吞吐量连续3年稳健增长,港口滚装出口车辆稳居全国港口前三。连云港入选“十四五”首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集聚重大支撑项目。在国内首创“政府增信、专业代办、远程认证”,新增注册企业银行开户异地办理、不见面审批,新增注册企业超1.3万家,较获批前增加11倍。在全国率先试点铜精矿保税混配项目落地投运,混配量近2万吨。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